印度莫迪時代面對的課題
2014/05/20
![]() |
印度人民黨領袖納倫德拉·莫迪 |
代表性股值SENSEX指數一度比上一交易日上漲了6%。貨幣盧比也迎來了大量買盤,據路透社報道,印度中央銀行實施了買入美元、拋售盧比的匯率干預來抑制盧比升值。
市場之所以期待政權更疊是因為對於新興經濟體大國印度的經濟減速,現任辛格政權未能拿出有效的辦法。
在2004年上台的國民會議派政權的執政下,印度經濟一度創下了9%的高增長紀錄。但是由於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原因,印度經濟出現減速。2012年度經濟增長率下滑至4.5%,2013年度的增長率預期僅為4.9%。城市地區的大學生失業率達到26%,農村地區的失業率也達到36%。
「立足於全球性的競爭培育製造業」,在印度人民黨決定下任總理候選人後,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的莫迪強調稱將向高科技和醫療領域引入外資,實現經濟再生。引起外國企業關注的是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取得的成績。
在印度全國經常發生停電的背景下,古吉拉特邦完善了電力供給網。莫迪相繼吸引美國通用(GM)、美國福特汽車和Maruti Suzuki等汽車巨頭進駐,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
![]() |
松下於今年4月份派副社長常駐印度,擔任新興經濟體業務的排頭兵。在汽車領域,以當地市佔率位居首位的鈴木為首,日本廠商在印度乘用車市場握有逾5成的份額。雖然當前印度市場表現得停滯不前,不過如果以政權更疊為契機經濟得以激活,日本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好處。
印度面臨的課題是簡化繁瑣的稅制和管制,以及調整不透明的交易慣例。最近第一三共和NTT DoCoMo決定事實上撤出印度。莫迪能否以國政的高度推進重商政策仍是未知數。
在外交方面,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成為當務之急。美國以莫迪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置之不理為由,拒絕為莫迪發放簽證。
對華外交方面,在選舉期間莫迪嚴厲批評中國,稱「(中國)應停止領土擴張主義政策」。如果新政權採取強硬姿態,中印關係可能會變得不穩定。
日本的外交相關人士指出「不擔心日印關係」,已開始遊説莫迪將日本作為上任後的首個出訪地。
(岩城聰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