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日本 鰻魚將成為傳説?
2014/06/13
![]() |
該店的食客橫濱市的男性公司職員(53歲)稱如果再漲價的話就吃不起了。東京目黑區的女性公司職員(34歲)也不無遺憾的表示「累的時候吃點鰻魚,這樣的飲食文化或許將會變成古老傳説。」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被管制野生生物國際貿易的華盛頓條約作為參考。如被華盛頓條約記載備案的話,除鰻鱺成魚之外,用於養殖的魚苗或鰻魚加工品的進口出口也將受到管制。日本國産的日本鰻鱺,魚苗也多是從中國大陸和台灣進口的。
不過即使被華盛頓條約記載備案,最快也要到2016年之後。而且即使被記載,只要得到出口國的許可,還可以繼續進行交易。雖然今後短期來看,不會沒有從國外向日本出口的鰻魚,但是日本鰻魚進口組合的森山喬司理事長表示,市場價格的上漲等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通過購買魚苗進行鰻魚養殖的從業者也抱有危機感。東京附近千葉縣成田市的印幡沼漁業協同組合現在有面積達兩千平方米的養殖池,在池中養殖了15公斤的鰻魚苗。養育為成魚需一到一年半的時間。該組合的小川佳男組合長表示,如果(魚苗)的購入被限制的話,養殖廠的規模可能縮小。
另外也有業界相關人士對此次事件持肯定態度。由於日本鰻鱺天然資源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所以鹿兒島縣的一名養殖經營業者表示:「即使鰻魚魚苗的價格上漲,考慮到資源的可持續性,限制國際貿易可能是目前的最上之策」。
日本飲食文化史專家國士館大學的原田信男教授説:「據考證日本從開始種植水稻的彌生時代(約前300年---西元300年)就開始吃鰻魚了,最古老的和歌集《萬葉集》中也曾有對它的咏嘆,(吃鰻魚的習俗)植根於日本人的生活可謂由來久已。所以有必要在保障天然資源的同時也考慮到守護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