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總市值獨佔全球1%以上
2012/07/13
|
IT行業模式獨特、中國企業影響力不減
從去年年底算起蘋果總市值增加了44%,超越了排名第一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總市值已達5414億美元,超過全球總市值(約50萬億美元)的1%,法國巴黎銀行日本股票首席策略分析師丸山俊表示:「一家公司獨佔全球總市值1%還多的情況非常罕見」。
在「iPhone」的拉動下,蘋果第一季度(1~3月)的凈利潤創歷史新高。今年又預定時隔17年重新引入分紅制度的舉措也吸引了投資資金。
在IT相關企業中,微軟排名略有上升,IBM也靠前。雖然各公司的業務模式不盡相同,但以獨自的服務和品牌影響力為武器,在全球賺得盆滿缽盈的美國企業表現強勁。今年剛上市的Facebook也排在了第84位。
此外,中國企業的影響力也依然不減。中國石油天然氣(Petro China)還有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也入圍排行榜前10。雖然中國限制海外投資者的部分投資活動,但總市值排名前20中中國企業仍佔4家。從國別來看,僅次於美國的14家。
資源巨頭和歐企陷入困境
受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和風險資金撤離影響最大的是資源巨頭。因石油和鐵礦石價格下跌,埃克森美孚、英荷殼牌石油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企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排名第43位)的總市值均縮水。
另一方面,春季以來歐債危機的重燃導致歐洲企業排名明顯下滑。全球交易所聯盟(WFE)的統計顯示,歐洲股票僅佔全球總市值的25%,創過去10年裏的新低。
特別是最近財政危機愈演愈烈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市值跌幅明顯。連公益和通信等收益相對穩定行業的股價也大幅下跌,西班牙通信巨頭西班牙電話公司(Telefónica)此次排名從去年底的第59位下跌到了第107位。
日本企業擠進前50名的只有豐田汽車,躋身前100名的日企由6家減為4家。特別是機電企業跌幅明顯,索尼一路降到第612位。顯示市場對這些企業能否復甦持懷疑態度。南韓三星電子排名第23位,在亞洲製造業中最靠前,與日本製造業形成鮮明對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