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價「西高東低」
2012/09/10
![]() |
貨幣寬鬆政策將導致資金過剩,將對股票市場構成利多。美國經濟雖然在就業數據上仍然表現疲軟,但在住房市場和個人消費方面則已經呈現積極變化。「貨幣寬鬆政策」和「經濟改善」這一對看似矛盾的因素將一同推動股價上漲。
蘋果等公司股價創新高
具有壓倒性競爭力的優良企業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僅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就上漲了約7成。7日再次創出最高點。此外,網路搜索引擎知名企業谷歌也創出了今年的最高價。在主力股票的推動下,高科技類股票佔比較高的納斯達克綜合股票指數已經處於11年零10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區域。
從自金融市場恢復平靜的8月以來的主要股票指數漲跌比率來看,比美國更加堅挺的是歐洲。處於債務風暴中心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股票指數均出現了2位數的上漲。此外,德國已經處於1年零1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區域。歐洲股市正呈現全面上漲局面。
歐洲股市聯袂上漲的契機是,7月末,歐洲中央銀行(ECB)行長德拉吉表示,「將採取一切措置來維護歐元」。在那之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也呈現出下降走勢,市場的擔憂心理暫時得到了緩解。
幾天前,ECB就無限度購買南歐國家國債的框架達成了共識。歐洲市場針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情緒進一步淡化,這成為了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動力。
過度投資帶來副作用
與美歐形成對照的是亞洲股市的走勢則令人難以樂觀。中國的上證綜合股票指數在上週一度創出約3年零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外需下滑導致的經濟放緩風險與日俱增,企業業績也處於下降通道。此前以刺激經濟為目的的過度投資也給中國帶來了發展副作用,因此很難看到支撐股價的因素。
與中國同樣表現疲軟的是日本股市。9月7日,雖然日經平均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漲,但即便如此,與今年3月下旬創出的今年最高點相比,仍然下跌了1成以上。
日本除了容易受中國經濟的影響之外,家電業界等喪失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也在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資金為尋找更有潛力的投資市場,正在流出日本市場。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川上穰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