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類資産7月底來的漲與跌
2019/08/19
在世界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拋售風險資産的趨勢正進一步加強。原因是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增強。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股票接連下跌,原油和銅也被拋售。另一方面,資金流入黃金和美國國債等安全資産,背後如實的反應出投資者的不安心理。
資金從存在「脆弱性」的市場撤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與7月底相比的世界股票、債券、貨幣和大宗商品的走勢。主要國家的股價指數全面下跌,世界的股票總市值減少逾3萬億美元,降至74萬億美元。與2018年的頂點相比下跌10萬億美元以上。
![]() |
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啟動對華追加關稅「第4輪」。在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令人擔憂的背景下,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零售業銷售額的惡化程度超過預期。德國的4~6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快報值也時隔3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在美國債券市場,長短期利率倒掛,出現了被視為經濟衰退前兆的「利率倒掛」狀態,投資者日趨感到不安,資金從被意識到存在「脆弱性」的市場撤走。
例如,面臨政局不穩的阿根廷陷入貨幣貶值、債券和股價下跌的「股債匯三殺」狀態。該國貨幣披索和主要股價指數Merval下跌2成以上。此外,「無協議脫歐」令人擔憂的英國股價也大幅下跌。在大宗商品市場,容易受世界經濟影響的銅和原油遭到拋售。
一方面,資金湧向了風險較低的「安全資産」。野村證券的高田將成表示,「進入8月後,養老金和人壽保險等中長期投資者的‘向品質逃避’迅速被推進」。
不受世界經濟動向影響、能保值的黃金暴漲6%。黃金的紐約期貨達到1530美元左右,徘徊在6年零4個月的高點附近。資金還流向信用等級高的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這拉低了長期利率,從而形成「利率倒掛」。
從貨幣來看,日元升值明顯。低利率國家的貨幣匯率波動易於保持平穩,經常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市場上有觀點認為「如果考慮到日美利率差的縮小,日元升值有可能達到1美元兌105日元左右」(大和證券的龜岡裕次)。
IT和金融股遭集中拋售
世界股市聯袂走低,但觀察個別股票的走勢,避險跡象則更為明晰。
按較7月底的總市值降幅對世界主要股票進行排名,可以發現IT和金融股排名明顯靠前。
中國網路服務運營商騰訊控股的總市值在2周裏減少約500億美元。在美國企業中,亞馬遜、思科系統和Facebook等總市值大幅縮水。這些IT巨頭受增長預期推動而一直被買入,結果出現估值偏高,受此影響,賣盤似乎容易增加。
此外,金融股的下跌也很猛烈。世界經濟惡化導致的壞帳風險被意識到。美國等發生長期利率低於短期利率的「利率倒掛」,利差容易受到擠壓,這也是利空因素。美國銀行總市值減少約340億美元,而美國摩根大通減少260億美元。
也有股票逆勢走高。中國蒸餾酒企業貴州茅台酒的總市值增加逾100億美元,瑞士雀巢和羅氏(Roche)也被買入。食品飲料和藥品等屬於在蕭條局面下業績不易惡化的「防禦」性行業,因此作為資金的避風港,根據排除法的邏輯成為投資者的選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