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型肺炎引發日本零售股等下跌

2020/01/22


      日本零售股不斷遭到拋售。在往年,1月底的農曆春節的訪日遊客需求增加構成東風,但今年由於中國發生新型肺炎,對日本零售業業績的影響受到擔憂。一方面,2019年10月消費稅增稅後日本的內需復甦遲緩,勞動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也成為包袱。作為內需的代表,零售股的低迷有可能成為拖累行情整體走高的因素。

       

      1月21日,東京股票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收盤較上一日下跌218點。關於中國發生的新型肺炎,人傳人的因素被指出。認為感染擴大可能對經濟活動造成影響的不安正在加強。摩根大通證券的阪上亮太表示「中美摩擦等突出的風險暫時緩解,處在行情迅速上升之後,因此作為利空因素更容易被意識到」。

   

中國訪日客經常光顧的藥妝連鎖松本清(資料)

      主導這一天下跌的不僅是出口概念股。觀察各行業日經平均指數的漲跌比率排名,「零售業」下跌1.29%。跌幅大於機械(下跌1.26%)和電氣設備(下跌1.23%),在全部36個行業中,下跌幅度位居第3。走勢與建築(上漲0.24%)和陸運(上漲0.04%)等逆勢走高的其他內需概念股不同。

   

      按個別股票來看,經營牛肉飯餐廳的松屋下跌3%,藥妝店連鎖的松本清控股下跌2%。這些股票是訪日遊客概念股的代表。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藤戶則弘表示「此前春節的需求擴大受到期待,因此招致了失望性拋售」。

      

 

 

      不過,此次的新型肺炎問題只是一個契機,日本的零售股從年初以來就一直持續低迷。其原因是「加稅的影響出乎意料地引發了業績長期低迷的擔憂」(日本大和證券的鈴木政博)。 

    

      值得參考的是根據分析師上調和下調業績預測的公司數量計算出來的「修正指標」(Revision Index RI)。據大和證券的鈴木介紹,由於對無現金支付返積分等優厚政策制度充滿期待,2019年11月左右前,業績預測上調的企業數量增加,不過,隨著12月底以後各公司財報的發佈,行情看跌的觀點增強。近日,預測下調重新佔據優勢。這與對汽車及機械等製造業恢復業績充滿很高期待形成了鮮明對比。

    


      受暖冬影響,利潤率較高的冬季服裝等銷售低迷,此外,由於人手不足,營業日減少及營業時間縮短等結構性問題也投下了陰影。

    

  

      當然,零售業中也有業績和財務穩健、不斷創造穩定現金流的股票。在股市上,Bic Camera、NITORI控股、丸井集團等公司人氣上升。三井住友DS資産管理公司的小出修稱「對於強化結構改革和增加股東報酬等容易發生波動的股票,只要估值夠低,就會逢低買入」。

  

      即便如此,在目前的情況下,似乎只能在行業裏進行篩選。如果看不到業績因入境消費和日本國內消費好轉而獲得改善等利多因素,投資者就不會對業績恢復遲緩的製造業流出的資金進行接盤,這將對股價持續上漲帶來不利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