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股強烈反彈,風險仍未消除
2022/06/09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市的中國科技股正在猛烈反彈。代表性的股價指數比3月創下的低點上漲了45%。美國媒體報導稱,中國結束了對最大搭車APP滴滴出行的調查,市場紛紛認為中國政府的監管迎來了轉機。不過,中國企業在美下市的風險仍沒有消除,前景不容樂觀。
6月7日,代表中國企業的美國存託憑證(ADR)價格變動的美國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的收盤價為7521,比上個交易日上漲3.3%。比3月14日創下的約9年來低點上漲了45%。
![]() |
從單只股票來看,拼多多上漲了2.3倍,網易上漲了45%左右,阿里巴巴上漲了34%。由於股價下跌,這些股票讓人感覺被低估,這些也起到了支撐作用。
![]() |
獨立調查公司天灝資本(TH.DATA.CAPITAL)的侯曉天積極看好中概股。最大的理由是中國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政策變化。他認為,尤其是阿里巴巴的整改已經結束,成為了安全的投資對象。法國巴黎銀行在6月8日的報告中指出了股價上漲的可能性,「(滴滴的審查結束)表明中國可能放寬對科技企業的監管」。
4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轉換了強化網路監管的方針。關於滴滴及阿里巴巴等大型平臺,表明了「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方針。將充分利用網路企業來支撐因疫情而惡化的經濟。
侯曉天表示,中國政府已明確承認平臺提供商對經濟增長發揮重大作用,將營造有利於這些企業的營商環境。
政策積極變化的象徵是滴滴。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國政府已結束對滴滴的調查,最快將在本週內放開搭車軟體的新增註冊。
滴滴於2021年6月底在美國上市,隨後在國家安全方面接受調查,同年7月4日暫停了APP的新用戶註冊。滴滴在2022年5月披露的資訊中表示,為了恢復(包括恢復下載在內的)通常業務,需要完成必要的整改措施。
![]() |
但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面臨的摘牌危機仍未解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中國不允許美國當局對審計內容進行檢查視為問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很多已在香港交易所實施二次上市,但如果在投資者實力雄厚的美國股票市場被摘牌,對股價的負面影響將難以避免。
截至6月7日,京東集團(JD.com)和百度等總計100多家中國公司被列入SEC的「預摘牌名單和確定摘牌名單」。
中國證監會4月2日宣佈,允許外國當局對中國企業的審計內容進行現場檢查。副總理劉鶴在5月17日全國政協的專題協商會上,提出了支援網際網路企業赴海外上市的方針。中國方面將為陷入僵局的談判尋求出口,但仍未達成妥協,成為股價的沉重負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 土居倫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