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金磚國家的「去美元化」構想?

2022/08/17


      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建立自主結算網。俄羅斯總統普丁顯示出創建與中國和印度等組成的金磚國家(BRICS)的一籃子貨幣這一想法。在烏克蘭危機和中美緊張加劇的背景下,「去美元化」的措施可能成為經濟制裁的漏洞,還有可能動搖貨幣秩序。

    

      「正在推進基於成員國一籃子貨幣的儲備貨幣的開發工作」,美國彭博通訊社等報道普丁在6月下旬在金磚國家的相關會議上如此表示。普丁設想的機制類似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作為危機時儲備資産向成員國分配的特別提款權(SDR)的金磚國家版。

    

      IMF的SDR以基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和人民幣等5種貨幣價值的貨幣籃子機制確定價值。由於金融制裁,俄羅斯被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匯款體系——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排除在外,中央銀行的海外資産也遭到凍結。新的舉措被認為是擴大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等美元以外資金交易的新嘗試。

    

 

      日本的貨幣當局高官表示,「從金磚國家貨幣來看,穩定性、流動性和價值保全的因素較弱。Facebook(現為Meta)發佈的數位貨幣Libra最後也是這些因素成為阻礙」,明確表示無法成為威脅IMF體制的存在。

    

      但是,不能低估中國和俄羅斯推進的機制。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將人民幣國際化作為目標,推出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被解讀為SWIFT的代替系統。

 

     參加的銀行截至2022年6月在全世界達到1341家,還包括日本的超大型銀行、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大通等歐美的主要銀行。

   

     SWIFT統計顯示,6月人民幣的國際結算份額為2.17%,比2年前提高0.4個百分點。雖然與排在首位的美元(41.16%)和歐元(35.55%)存在較大差距,但1月達到3.2%,創出歷史最高水準。一度超過日元,成為第4大結算貨幣。海外投資者正在增持人民幣債券,俄羅斯的俄羅斯天然氣旗下公司似乎已將一部分結算從美元改為人民幣。

   


   

     大和總研的研究員中田理惠指出,「對俄羅斯的制裁讓中國認識到,有必要加強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金融制裁」,認為人民幣限制資本交易,很難想像出現利用激增,但考慮參加非美元結算網的金融機構今後將繼續增加。

     

      俄羅斯持有的約240億美元SDR也受到關注。IMF於2021年8月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按出資比例分配了創歷史新高的6500億美元SDR,俄羅斯的額度也有所增加。

     

      俄羅斯要行使權利,需要發行5種貨幣的中央銀行同意交換。美、英、歐盟(EU)和日本因經濟制裁而不會同意,但仍存在與並未參加制裁的中國的人民幣交換的途徑。

   

      很難想像中國會在不惜遭受國際社會批評的情況下支援俄羅斯,但美國歐亞集團的羅伯特·卡恩(Robert Kahn)表示,「中俄的金融層面聯繫如何變化成為焦點」。

     

      日本慶應大學的教授櫻川昌哉表示:「如果回顧歷史,在大規模戰爭之後,貨幣秩序會發生改變」,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復興政策「馬歇爾計劃」,美元鞏固了作為軸心貨幣的地位,認為借助烏克蘭危機後對俄羅斯的援助措施等,人民幣的利用有可能增加。

     

      以美國為代表,壟斷貨幣主導權的G7(七國集團)一直以結算網等作為武器,為維持國際秩序而施加威懾。如果擁有世界最大規模外匯儲備的中國的「漏洞」擴大,威懾效力會明顯減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小瀧麻理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