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背後是日本經濟的結構性脆弱

2022/10/21


       在1020日的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匯率32年來首次跌至超過1美元兌150日元的水準。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央行)大規模買進日元進行匯率干預後約1個月,日元相較於干預後的高位(1美元兌140.0140.4日元)又貶值了10日元左右,隱約顯示出干預效果的局限性。日元持續貶值是因為戳中了無法擺脫對低利率依賴的日本經濟的弱點,形成了看不到底部的局面。

 

10月20日下午日元兌美元匯率跌破150(東京日本橋茅場町,kyodo)

 

       日元之所以不斷貶值,是因為拋售日元的背後隱藏著日本經濟的結構性脆弱。據日銀稱,日本的潛在增長率已從32年前的4%水準下降到了目前的0%~0.4%。

 

       在經濟實力下滑的情況下,日本越來越依賴於日銀的超低利率政策。由於低利率成為常態,原本應該被淘汰的盈利能力低的企業得以繼續生存,而有競爭力的企業卻難以獲得人才和資金。陷入了經濟新陳代謝減弱、實力進一步下降的「惡性循環」。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反覆表示要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原因是存在略微加息就可能導致經濟迅速趨冷的危險性。

 

       這樣的姿態與為了遏制通膨而持續大幅加息的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1019日,美國長期利率升至4.1%以上,達到20087月以來的高位。日美貨幣政策的差異十分明顯,資金更容易從低利率的日元流向高利率的美元。

 

       為了反抗利息差擴大導致日元貶值的「自然趨勢」(歐洲對沖基金),包括口頭干預在內,日本政府和日銀一直在牽制傾向於拋售日元的市場。不過,市場參與者看穿了「日銀堅持貨幣寬鬆政策(導致日元貶值的原因之一)而日本政府則買進日元干預匯率的矛盾」,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的植野大作表示。

 

 

       日本政府與日銀922日實施了24年來首次買進日元的匯率干預。原因是日元在一天之內貶值超過2日元,已經無法忽視投機者主導的過度匯率浮動。投入了最大金額的干預資金(2.8萬億日元)買進日元,使得匯率一度向日元升值5日元左右的方向變動。

 

       但後來日本政府和日銀的行動缺乏力量。1020日接受媒體採訪的日本財務相鈴木俊一表示,「今後也想稍微保持緊張感,密切關注動向」。關於外匯干預的可能性,鈴木只是重覆原來的主張,「不能容忍投機造成的過度、劇烈的變化。將關注市場波動,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採取果斷的措施」。

 

       日本政府和日銀被認為轉向了不明確説明有無干預的方針。目的是通過不明確説明,形成對干預的警惕感,有效防止過度拋售日元。但也不可否認這種態度會讓人懷疑其阻止日元貶值的認真程度。

 


 

       美國總統拜登一直沒有改變容許美元走強的姿態。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政府和日銀是否再次買入日元進行干預不得而知。有觀點認為日本政府在進行不公佈是否實施的「秘密干預」,但也有人潑冷水稱「從價格走向來看,不像在干預」(外國銀行相關人員)。

 

       日本企業苦不堪言。大型住宅設備企業YKKAP的社長堀秀充表示,「匯率超過了1美元兌150日元,為此而受到衝擊。(鋁及銅等)建材及原材料價格剛開始下降,日元就加速貶值,業務環境又會變得嚴峻起來」。

 

       也有的企業受益於日元貶值。高島屋的村田善郎社長指出,「如果日元持續貶值,高價商品的銷售額或將增加。對訪日遊客而言,在日本購買奢侈品牌會感覺比較便宜」。不過,不管對什麼企業而言,動盪的匯率行情都是一大風險。如果匯率不穩定,企業就會不願意麵向進行投資。

 

 

       英國市場受到催生矛盾的經濟政策影響,英鎊和債券都暴跌,首相特拉斯被迫宣佈辭職。由於日本債券市場是日銀在無限制購買國債,因此不會拉響利率上漲(債券價格下跌)的警笛。如果忽視日元快速貶值所隱含的意義,日本經濟可能會失去復甦的契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