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拉動已開發國家股市衝上歷史最高

2024/01/24


      已開發國家的股市時隔兩年刷新了歷史最高點。起到拉動作用的是日美股市。以堅挺的美國經濟為背景,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在當地時間122日首次上漲至38000多點。在人工智慧(AI)熱潮下,海外資金從年初開始流入日本股市。這與中國等新興市場的股市低迷形成了對比。美股市值偏高,接近2000年前後的IT泡沫期,也開始有聲音指出股市過熱。

 

紐約證券交易所(reuters)

 

       以日美歐等全球23個已開發國家的上市股票為對象的MSCI已開發國家指數(以當地貨幣計價,無分紅)在119日時隔兩年刷新最高點。隨著日美股市上漲,該指數22日繼續上漲。日經平均指數雖在23日小幅回落,但比2023年末上漲9%,漲幅在已開發國家中非常突出。

 

       長期利率發生反轉

 

       在美國,經濟堅挺對投資者心理的改善起到促進作用。進入1月後公佈的就業統計數據、零售銷售額、住宅開工率等主要經濟指標均超出了市場預期。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最早3月份開始降息的猜測消退,截至2023年末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的美國長期利率再次回到了4%水準。

 

       雖然利率下降的利多因素消失,但股票市場依然走強。日本Nissay Asset Management高級資産管理部長三國公靖表示,「(美國)勞動市場和消費都很堅挺,處於找不到拋售因素的狀態。投資者意識到了經濟的堅挺和企業業績」。而經濟明顯比美國疲軟的歐洲指數(斯托克斯600)年初以來下跌了1%以上。

 

       期待生成式AI帶動業績增長也是長期的投資主題。美國大型半導體企業英偉達(Nvidia)的股票連日刷新最高值。很多日企在半導體製造設備、檢測設備以及材料等相關産業中佔有很高的世界份額,這些股票也被海外投資者買入。

  

 

       另一方面,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20212月的最高點下跌了近3成。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中國,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在進入2024年以後下跌了7%,處於4年來的低點附近。

 

 

       瑞士大型投資管理企業Pictet的高級投資經理Shinel Ramsey表示,「由於地緣風險,全球投資者希望從中國市場分散資金」。

 

       承接方是日美股。上海證券交易所123日暫停了與日美股票指數聯動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買賣。有觀點認為中國國內也存在加快分散資金的動向。

 


       日美股價上漲的深層因素在於,全球中央銀行為了應對新冠危機而大量釋放到社會上的資金。日美歐3家央行的合計總資産目前超過20萬億美元。比2022年初的峰值下降17%左右,但仍比2019年底多40%左右。

 

       充當投資備用資金的美國MMF(貨幣市場基金)為6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BlackRock Japan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地口祐一認為,「2024年,隨著降息,資金流向風險資産及更長年限債券的趨勢不變」。

 

       存在過熱之感

 

       不過,從指標層面來看,美股的過熱之感越來越強。機構投資者作為指標的美國S&P500股價指數于122日刷新歷史最高點。表示用成份股每股收益(EPS)幾倍價格購買的預期PER(市盈率)目前接近20倍。比過去20年平均值(16倍)高出2成,接近IT泡沫期創下的25倍。

 

       海外投資者購買日本股票的動向是堅挺的美股行情為前提。根據美國企業相繼公佈的財報,如果業績預測達不到市場預期,則會成為美股的不利因素,其影響也會波及到目前勢頭較猛的日本股票。

 

       野村證券執行董事西哲宏指出,「對日股上漲的可持續性來説,美國經濟如何軟著陸至關重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