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講述「光影文學」

2016/09/12


   新海誠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他用自家電腦幾乎一個人完成的處女作《星之聲》給動畫界帶來了衝擊。每當發表一部新作品,都會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粉絲。他的電影利用最新的數位技術描繪出精緻的風景,總是給人帶來親切懷舊之感,再加上直擊心靈的細膩臺詞,被譽為「數位時代的影像文學」。

新作《你的名字。》中的場景(版權歸2016《你的名字。》製作委員會所有)

  正在上映的新電影《你的名字。》講述的是在千年一遇的彗星即將到達日本之際,一個生活在山間小鎮、對古老風俗感到苦悶的女高中生與生活在東京的男高中生夢到彼此的心靈和身體互換。

  相隔遙遠的男孩和女孩通過奇妙的力量結緣,在自然災害的社會背景下,演繹出波瀾壯闊的故事。「擦肩而過的男女」、「小地方與大城市」、「宇宙」,這些過往作品中也曾出現過的主題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再次的錘鍊和昇華。

     新海誠説:「我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編織故事,打造出絕對優秀的作品。雖然有的導演不喜歡重覆做相同的事,但我會毫不猶豫地做我擅長的東西」。

    《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加入了《古事記》(編者注: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主要內容為神話傳説和歌謠等)的元素,《言葉之庭》(2013年)則加入了《萬葉集》(編者注: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的元素,兩部作品都汲取了日本古典作品的要素。《你的名字。》的故事靈感則來源於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

新作《你的名字。》中的場景(版權歸2016《你的名字。》製作委員會所有)

     和歌的內容是「夢裏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或許是因為想著那個人入睡才會夢到。如果知道那是夢,本該不要醒來。)

     新海誠表示,「在考慮相隔千里之外的男女相遇這一方向性的時候,我翻閱《古今和歌集》時看到了這首和歌。能夠流傳到現代的傳説與和歌具有普遍性,其中蘊藏著故事的雛形和主題」。

     新海誠的風格是不受常規的束縛。在遊戲開發公司工作的同時,他利用數位繪畫技術,開始以個人力量製作動畫。

     分鏡頭是電影的設計圖,通常是用鉛筆畫在紙上,而新海誠是用電腦畫分鏡。此外,他還親自獻聲錄製對白,製作視頻分鏡。花費半年時間在家完成各項工作後,根據製成的視頻分鏡,由工作人員們分工繪製人物和背景等。


     新海誠稱,「在開始製作動畫時,我首先有了想講故事的心情」。但「始終覺得自己不是畫畫的材料」。製作視頻分鏡也是「先朗讀對白,然後根據對白的節奏配上畫面的感覺」。他自我分析稱「比起繪畫,我更擅長語言和聲音」。

     儘管如此,新海誠還是強烈地感到自己應該去做動畫電影。他表示,「包括時間軸在內,動畫能夠將一切以抽象化表現出來。即使是描繪普通街景,也能僅選取美的部分或有戲劇衝突的部分,對資訊進行整理之後再表現出來。動畫是非常適合講故事的工具。」

     他還表示,「製作1部電影就會有一定收穫。如果不製作就會有種(創造性)將枯竭的恐怖感覺」。同時稱「希望做出能改變觀眾人生的作品」。

新海誠,1973年出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文學系。自2002年的《星之聲》之後所有作品均在日本國內外獲獎。
     新海誠出生並長大在山川秀麗的長野縣小海町。那裏有湛藍的天空、滿天的星斗和生機勃勃的植物。新海誠作品中對自然的描寫正是來源於故鄉。其作品的另一個特徵是對光線的表現,如照進房間的朝陽、向陽處和陰影等。新海誠表示對光的專注「源自於小時候喜歡的電腦」。

     新海誠提到記憶中一個難以忘記的畫面。那是一張利用CG技術繪製的球體,光滑的表面上映照著周圍的景象。這只是一張技術初期的CG圖像,但新海誠稱「我對那張圖片如照片般的真實感覺感到震驚。首先要有光源,然後計算光在球體上如何反射和擴散,最後製成CG。在追蹤光線的同時繪製畫面,對於學生時代的我來説十分震撼」。

     太陽、智慧手機、電腦螢幕,世界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光源和反射光。新海誠説:「只要關注光,平淡無奇的景色也會變成巧奪天工的世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文化部 關原norik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