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原邦男和他的高達世界
2012/05/29
![]() |
負責設計高達機械的大河原邦男 |
讓機械凝聚著寫實主義,對反派角色感情更深
高達在機械設計上顛覆了當時的機器人動畫的手法。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寫實。大河原追求細節「逼真」的設計思想,與動畫的觀眾群從兒童擴展到成人的時代潮流相吻合。
「動畫片高達通過寫實方式渲染未來的故事拓寬了觀眾的年齡層次。在機械設計上也追求成人能夠接受的內容。此前的機器人只是通過圓柱形和方柱形的零件組合而成。我加上了隆起的肌肉讓它更逼真,讓步槍看起來更真的武器等加入了寫實主義的元素」。
![]() |
吉恩軍的機動戰士薩克 (C)創通、日升公司 |
「不論哪部作品,對反派機械的感情都更深。因為贊助商會對正面角色提出類似「要容易做成玩具等商品」的要求,限制比較多。高達中我最喜愛的機械是反派角色吉恩軍的薩克。是我30歲的時候用一週的時間繪製出來的。富野由悠季導演只是對眼睛部分做了指示,其餘部分的設計都比較自由。我決定把吉恩設計成以第2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為原型,比主角高達更富有軍國主義色彩」。
在設計寫實的機械上,大河原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經過縝密工藝繪製出的合理的機械性能之美在動畫這一假想世界中充滿動感。但是,為了表現「逼真」,有時候會犧牲合理性。
![]() |
吉恩軍的宇宙巡洋艦姆塞 (C)創通、日升公司 |
「我也重視美國蘋果産品那樣簡單的功能之美。但是,人只要看到曾經見過的東西就會覺得「很真實」。比如,薩克的頭部和腿部露在外面的管子,就像在暴露弱點提示敵人「砍這裡」一樣,在構造上是不合理的。但是,汽車、吸塵器一類機械上到處都露著管子。像這樣,有時會故意做出不合理的設計以體現真實性」。
大河原表示,和動畫結緣純屬「偶然」。但是,這個偶然激發了兒時就有的對機械的喜愛,一鼓作氣開花結果。
「原本一點也不喜歡動畫。入行的契機是結婚時從服裝公司辭職,到妻子娘家附近的動畫公司工作。最初的作品是「科學忍者隊小飛俠」的火焰標誌。後來就開始安排我做機械的設計」。
![]() |
大河原親手製作的「裝甲騎兵波特姆斯」中 的人形兵器AT(C)創通、日升公司 |
「我從小時候就非常喜歡機械。曾經因為把留聲機拆散而挨罵。特別喜歡螺釘和鑽頭。一想到用如此小小的零件竟然能夠生産出那麼多改變生活的産品,我就感慨不已。我曾從廠商處買過幾千個家居用品店裏買不到的螺釘」。
大河原對自己的作品看得很淡。肯定不會重看自己設計的動畫。這是因為他總是在埋頭於新的創作。機器人的設計因每部作品不同而在不斷進化。在孜孜不倦的大河原看來,最近的所有設計都感覺不給力。
「清潔機器人流行的話,大家便會追隨相同的設計。連汽車也是,相似的設計仍然在氾濫。我覺得這是挑戰新事物的情趣不夠。沒有童心,肯定不會誕生獨創的設計」。
(富山篤)
高達開發軼事
機動戰士鋼彈中登場的許許多多機械中藏著不為人知的軼事。這裡給讀者朋友介紹一些只有這位「高達之父」才知道的軼事。
高達原本有嘴
主人公安室·蕾搭乘的高達初期設計方案是有嘴的。和大河原在擔綱高達之前設計的機器人「無敵鋼人泰坦3」相似,有著和人類幾乎形狀一樣的嘴。在和導演討論之後,確定為武士般的現在的樣子。
反派巡洋艦原是上下顛倒
故事開頭登場的吉恩軍宇宙巡洋艦姆塞,流線形的艦身搭載3門大炮和艦橋,後部配備2台引擎的構造非常有人氣。而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上下顛倒的。大河原披露説「原來的樣子就像(美國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的進取號那種感覺」。如果將姆塞顛倒過來看的確有點像。
哈羅本來要在其他動漫中登場
安室自己製作的球形寵物機器人哈羅因其滑稽的舉止成為很有人氣的名配角。哈羅本來是作為「泰坦3」中的角色設計的,可惜沒被選上。舍不下的大河原後來讓它在高達中登場。大河原家中的停車場也有繪製著哈羅的招牌。
大河原最喜愛的3個機械
<高達>
(1)薩克(吉恩軍的機動戰士)
(2)哈羅(主人公安室•蕾的寵物機器人)
(3)姆塞(吉恩軍的宇宙巡洋艦)
<高達以外>
(1)AT(裝甲騎兵波特姆斯中出場的人形兵器)
(2)拜法姆(銀河漂流拜法姆中出場的地球軍的人形兵器主力機)
(3)雷茲納(蒼之流星SPT雷茲納中出場的人形兵器主力機)
大河原邦男:1947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美術大學,在任職服裝公司後加入龍之子公司。高達以外的主要作品有「正義雙俠(77年)」、「裝甲騎兵波特姆斯(83年)」和「銀河漂流拜法姆(83年)」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