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嵐」能成為國民偶像?
2019/03/11
自日本人氣偶像團體「嵐」宣佈2020年底停止團體活動已過去1個月時間。除了忠實粉絲外,這一消息還備受各年齡層人群的關注。從昭和時代開始,偶像停止活動就會産生巨大反響,進入平成時代之後粉絲消費進一步膨脹。從此次嵐的反響可以看出,平成時代偶像與粉絲消費發生了變化。
安心的鄰家感 成熟的粉絲群
「我的生活一直都有嵐。當因為考試和工作難過的時候,嵐總在我的身邊。自從知道嵐中止團體活動以來,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喜歡嵐15年的20多歲的女粉絲自嵐1月27日宣佈將停止活動後,一直沉浸在震驚的情緒之中。
![]() |
TOWER RECORDS澀谷店的嵐專區 |
「遇到嵐是我一生的財富。很喜歡他們5個人組成的世界」,在東京澀谷的TOWER RECORDS澀谷店,不斷有女性在嵐作品專區的筆電上寫下對他們的喜愛之情。該店的負責人表示,「停止活動的消息公佈前和公佈後的銷售額完全不同。精選CD最暢銷,演唱會DVD也是。還有很多海外顧客前來購買」。
從嵐宣佈停止活動的反響可以看出,平成時代之後,粉絲對待偶像的熱量急劇膨脹。矢野經濟研究所2018年的調查發現,在偶像上的每人平均支出為10萬3543日元(約合人民幣6201.81元),比2017年增加了17%。雖然音樂軟體市場在縮小,但有很多願意為支援偶像而購買的粉絲。
演唱會市場的增長也很顯著。據日本票務出版企業PIA綜研統計,2017年日本國內的演唱會市場規模為3466億日元,增至2000年的2.8倍。相關人士指出,「與1980年代下半期相比,音樂相關活動的動員人數增至3倍以上」。PIA綜研所長笹井裕子表示,由於消費者向體驗型消費轉變,「單個團體的動員規模大幅增長」。
2017年嵐的演唱會動員規模(演出場次乘以各會場的最高容納人數)達118.5萬人,增至2008年的約2.5倍。
![]() |
為什麼平成時代的偶像消費規模會大幅擴大呢?專欄作家堀井憲一郎分析稱,「昭和時代的偶像多為十幾歲,粉絲也是同年齡段的人群。到了平成時代,30多歲依然可以繼續當偶像,粉絲的年齡也在跟著增長」。
此外,粉絲喜歡的偶像形象也發生變化。《偶像國富論》等書的作者境真良指出,「80年代之前粉絲喜歡不成熟的東西。如今消費者明白偶像也是普通人,而且偶像向綜藝節目等領域擴大了活動範圍」。男性偶像方面,嵐等團體繼承了SMAP開闢的道路,獲得了深受各年齡層人群喜愛的成功方程式。
「宣傳會議」公司的董事田中里沙指出,企業選擇的廣告代言偶像也在從挖掘新人向重視知名度和親近感轉變。在飲料等産品的廣告中,看到新人的機會減少。她認為「SMAP也很有能量,但是成員關係和睦的嵐更讓人聯想到團隊合作力。在全球化不斷推進的當今時代,反而是親和力和親近感更符合時代需求」。
據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推算,2019年嵐的經濟效果達1505億日元左右,到2020年底之前將達3249億日元左右。
專欄作家 堀井憲一郎:偶像長青,粉絲長情
記者:進入平成時代,偶像發生變化了嗎?
堀井憲一郎:在昭和時代,説起偶像主要指的是十幾歲的年輕偶像。當年紀漸長,偶像往往會轉型成為歌手。而平成時代,30多歲依然可以是偶像。偶像的活躍時間變長。
![]() |
堀井憲一郎 |
記者:為什麼偶像能長期活躍呢?
堀井憲一郎:曾經的消費一方已經畢業。必須長大的個人意識、早日成熟的社會氛圍也在增強。人們認識到年輕人的文化領域很窄,不成熟就無法享受更多的樂趣。
例如,在我長大成人的昭和時代末期,絕大部分酒館只有啤酒、日本酒和威士忌。只有去銀座的酒吧才能喝到雞尾酒。就算啤酒很苦也只能喝這個。
而到了80年代後半期,甜酒變得暢銷。市場向年輕人和女性擴大。正如同人們喜歡自己第一次喝時覺得好喝的酒一樣,公司也開始‘打造一直受歡迎的偶像’。我認為只不過是意識到消費者的需求而已。
記者:説起平成時代有代表性的偶像您會想到誰?
堀川憲一郎:以SMAP為首的傑尼斯事務所的偶像團體。男團偶像文化在平成時代扎了根。
我一開始分不清SMAP的每個成員,(稻垣)吾郎演了晨間劇被大眾認知,人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記住了他們的面孔。而且SMAP是大家輪流著來。很期待下一出來的是誰。後來發現每個人都成了可以擔當主演的人,然後團體也會一起出來。TOKIO和嵐也是這種模式。
記者: 您怎麼看嵐宣佈將停止活動。
堀川憲一郎:我覺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專業運動員當中,除了足壇常青樹三浦良知以外,40歲左右也就是極限了吧。
嵐成員關係好這一點十分關鍵。團隊所有成員關係好通常在男性社會中看不到。我很喜歡《VS嵐》節目中5人的開場白,感覺他們很和睦。
記者:今後還會出現國民偶像嗎?
堀川憲一郎:從天明、寬政時代開始,日本人就有喜歡的偶像,所以偶像不會消失。比如江戶時代的歌舞伎演員。我認為很多人都需要「大家都喜歡的偶像」。極端地説,正是因為有了偶像的存在,才有了日本人的安定(笑)。
《偶像國富論》作者境真良:尊重每個成員人生的隊內氛圍
記者:您如何看待嵐停止活動?
境真良:或許會帶動社會上工作方式改革的趨勢。對於「人」有2種看法,一種是將人當做人力資源,另外一種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此前,公司一直要求員工切合前者,但在勞動力減少的如今,公司必須適應員工各自的人生。工作正在加強從屬於自我實現的色彩。
![]() |
境真良 |
日本社會邁向成熟,對人的看法正在變得包容。對於嵐的成員做出尊重自己人生的決定,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記者:嵐為何會成為國民性偶像?
境真良:因為他們一直走在傑尼斯事務所描繪的5~6人組合的主流偶像道路上。成員沒有脾氣,廣告商願意起用他們。
記者:聽説境先生曾是櫻井翔父親的同事?
境真良:我覺得櫻井翔和父親的嘴很像吧。
記者:今後是否還會出現像嵐這樣的偶像?
境真良:要滿足綜藝節目的多樣化需求,7人以上乃至人數更多的組合將成為主流。個性各異的成員各自活躍是理想狀態。
如果人數更多的話,會很難出現能讓人記住所有成員名字的組合。以組合來上廣告也變得困難。
記者:大家都説電視的存在感正在降低。
境真良:我認為電視的影響力已經減弱這種説法是謊言。網際網路最終也是以大眾媒體為素材才能成立。在網際網路論壇上聊的還是電視劇。現在形成了這樣一種迴圈,網際網路創造出熱門的種子,大眾媒體發現種子並向社會傳播,然後是看到媒體的網友在網上進一步擴散。
記者:人為何會對偶像著迷呢?
境真良:成員間的關係性以及組合的經歷吸引人。偶像投入自己的人生進行各種挑戰,以驚人的密度出現在電視劇中。多玩國公司(DWANGO)的川上量生曾表示,「人們不會為內容沉迷,只會為角色沉迷」。雖然我們還沒弄清為何會這樣,但在角色的背後會看到其在過去和作品之中的位置,因此人們受到吸引。
宣傳會議董事 田中里沙:成員關係融洽,而且容易親近
記者:出演電視廣告的明星和藝人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 |
事業構想大學院校長兼宣傳會議董事田中里沙 |
田中里沙:上世紀80年代,廣告用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來帶動企業和商品的知名度。比如松田聖子及Kyonkyon(小泉今日子) 。
另一方面,為了宣傳企業未來願景,帶給人新鮮的形象,企業還會積極挖掘偶像出演自己的廣告。當時資生堂的企業廣告《遠野物語》起用了宮澤理惠,這則廣告就是為了聚焦於美少女。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為了抓住作為消費主角的女性,廣告不再展示偶像們被設計出來的外形,而是將重點放在他們的意志、思想和生活方式上。比如當時的松下電工的廣告,起用了松島菜菜子,廣告宣傳語用的是「你喜歡漂亮的姐姐嗎」。
近年來,劃時代的商品已很難出現,人們依據價格或者好惡來判斷商品。有知名度、成員關係好、接地氣、沒有高高在上感覺的嵐是現在企業所需要的組合。
記者:您是説從日本企業的立場出發,需要嵐這樣的組合。
田中里沙:現在,一些想對外傳遞全球化信號的企業起用了有名的運動員。但正因為當今時代呈現出國際化趨勢,才要求明星接地氣、易於親近。成員關係好、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嵐是最理想的。SMAP也非常有實力,但不會讓人想起團隊精神。
日立的廣告通俗易懂。冰箱、空調……嵐的成員分別出現在各款商品的廣告中,公司整體的廣告則由成員共同出演。真的能夠感覺到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日立的産品曾經因為主要面向BtoB企業,讓人感覺不親近,憑藉嵐的實力挽回了這種形象。
祖孫三代都知道嵐,這一點也是嵐的優勢。不需要再花功夫向各個年齡層分別進行宣傳,在上了年紀的人佔多數的董事會上,廣告起用方案也容易獲得通過。興趣和愛好多樣化且知名度高的明星和藝人比較少。站在覆蓋所有年齡層的角度來看,其他傑尼斯組合也不如嵐的知名度高,目前沒有哪個組合能在電視廣告方面取代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 文網)小林宏行、井土聰子、山田彩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