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的日本
2012/11/15
![]() |
共同辦公空間的「招牌貓咪」KOKO與KING。 |
東京都內一幢商住兩用大廈的一個80多平方米的室內,創作者們正在對著筆記型電腦認真工作。看起來這裡只是常見的共同辦公空間,只是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有兩隻貓會時而跳上桌子踩踏資料,時而趴在創作者們的大腿上睡覺。這裡是去年11月剛開業的一家共同辦公空間,活躍在這裡的兩隻「招牌貓」的名字分別是koko和king。
採訪中,從事IT諮詢的53歲男性談到,在小貓的吸引下來到這裡工作,工作之餘與貓一起玩耍、心情可以得到放鬆。每週工作4天的自由職業者、廣告製作人倉橋司也毫不例外,「因為喜歡貓才成為這裡的會員。在全神貫注工作之後,逗貓玩玩能夠消除疲勞。」 在這家共同辦公空間,為了讓貓舒適地生活,地板使用了純天然木材,而牆壁則使用了灰泥和天然材料。經營者廣瀨真之介介紹道,對人來説這裡也是很舒適的空間,目前會員已有約80名。
![]() |
「貓主題相親活動」中,開展了各項活動。互不相識的異性們一見如故,會場氣氛十分融洽。 |
據日本寵物食品協會調查發現,2011年日本國內貓的飼養數量約為960萬隻,只有狗(約1190萬隻)的8成。但與狗相比,貓明顯更加受IT相關人士和創作人士的喜愛。「與狗相比,貓飼養起來更加省事,例如不需要帶出去散步」。熟悉貓生活習性的、麻布大學獸醫系的大谷伸代講師如此表示,「對於工作繁忙程度變化很大、生活容易變得不規律的創作人士和IT行業從業人士而言,比較容易飼養是貓最大的魅力。」
此外,還誕生了以貓為媒介的相親活動。10月下旬的一個週日,位於東京惠比壽的貓主題咖啡廳舉辦了「貓主題相親活動」。約20名單身男女兩兩分組,在攝影師的指導下一起拍攝貓的照片,一起挑選最佳鏡頭。參加活動的一名38歲的OL坦率的説,「以前與素不相識的異性交談非常緊張,但有貓在就不用為話題煩惱了。」
據主辦公司的策劃人小澤由實子表示,「貓主題相親活動在為數眾多的相親活動中,是最容易讓男女敞開心扉的活動。貓那隨心所欲的動作非常可愛,很自然的給初次見面的男女會提供了笑料和交談的引子。參加費用每次達5900日元,可每次都能達到策劃預定人數。」
![]() |
熱銷貓商品「貓耳朵髮箍」,感測器可以檢測腦波。 |
貓喜愛單獨行動的特性似乎也符合創作人士們的心理。大谷伸代講師談到,狗與集團行動的歷史很長、喜歡共同活動,而貓即使是面對困難時也傾向於自己想方設法加以解決。服部円同樣提到,貓和人的關係比較直接,有時甚至感覺人被貓‘飼養’著。這種僅在彼此興之所至的時候一起玩耍的關係,對於更多的是需要一個人定心工作的人而言,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從視頻網站發展起來的貓商品也受到追捧。一種稱為「貓耳朵(necomimi)」的商品看起來非常像帶有軟綿綿的貓耳朵的髮箍。戴上後可以通過感測器檢測腦波,如果精神集中,貓耳朵就會豎起來;反之,如果精神放鬆,貓耳朵就會耷拉下來。「貓耳朵」初次亮相是在4月召開的視頻網站「Niconico動畫」的「Niconico超會議」上,2天時間就銷售4千個。價格在1萬日元左右,目前累計銷售量已達1萬5千個。
同時,還出現了專門的貓圖片共用程式。日本Recruit Holdings公司的Media Technology Labs(媒體技術實驗室)於10月底推出該項服務。進入圖片共用庫,如果點擊喜歡的貓圖像,就會聽到貓的叫聲「iinya」(相當於Facebook「超讚!」)。還可以保存圖像。
貓和網路親和性高的原因還在於飼養方式。「狗可以通過散步與主人進行溝通,而貓卻不能帶出去。所以大家最終選擇網路來表達對‘自家寶寶’的感情。」在DWANGO公司負責「貓耳朵」銷售的內川高志朗如此解釋。也就是説,正因為貓在外面「亮相」比較困難,貓網站才發展的如火如荼。還有,與狗相比,貓活潑好動很難把握拍攝時機,這似乎也刺激了飼主的拍攝動機。網路上,標題為「我家小貓的奇蹟鏡頭」等照片比比皆是。
最後,大谷伸代講師還指出,「貓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貓的健康狀態比狗更難以把握」。儘管貓需要細心的關注和照顧,但其喜歡單獨行動和變化無常的性格仍然深深吸引著創作人士和IT行業從業人士。隨著社交網站和智慧手機的不斷普及,預計貓相關商品與服務將不斷掀起熱潮。
(松本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