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夏之祭」
2013/08/05
日經中文網匯總了一組圖片,跟隨這組圖片看一看日本從南到北的「夏之祭」。
博多祇園山笠祭
每年的7月1日到15日。人們製作、展示名為「山笠」的祭禮用大花車。山笠祭在7月15日達到最高潮。清晨4:59,隨著鼓聲的響起,第一架山笠出發。男子們肩扛一噸重的山笠,5公里的路程要在30分鐘左右跑完。他們傾盡全力抬著山笠,全速跑過博多市區的樣子,令大約100萬遊客感動不已。有意思的是,節日期間,博多當地人絕不吃黃瓜,即便是混在沙拉中的黃瓜也要挑出來,據説這是因為黃瓜的切斷面與櫛田神社祭奉的「祇園神」標誌相似的緣故。
![]() |
衝進櫛田神社(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的第四架「山笠」——東流 |
![]() |
每架「山笠」靠26至28人抬起,每個人肩上的負重約有40公斤。 |
![]() |
男孩子們拉著「兒童山笠」 |
大阪天神祭
每年7月24、25日。天神祭已有千年歷史,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上慶典。它是祭祀「學問和藝術之神」菅原道真(845-903)的大阪天滿宮在夏季舉辦的節慶活動。節日期間,大阪市內各處都開展神樂及木偶劇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活動的看點是數千名身著奈良平安時代(8〜12世紀)宮廷裝束的民眾與神輿(轎子)一起緩步前行的「陸渡禦」,以及人們從天滿橋畔分乘約100艘船逆流而上的「船渡御」。
![]() |
節日前抬著「女孩神輿」營造氣氛的大阪女孩們 |
![]() |
「船渡御」時燃放供奉天神祭的煙花 |
東北佞武多祭
「佞武多祭」(ねぶた祭り)是日本東北地區在農曆七夕慶祝的節日。人們將燈籠做成古代武士的人物形狀,並將其放在遊行使用的花車上,由眾多的人推著或扛著挪步前行。這種大燈籠就叫「佞武多」。關於「佞武多祭」的起源有很多説法,有一種説法認為,平安初期的武將坂上田村麻呂(758-811)征伐蝦夷時來到此地,在巨大的偶人中隱藏重兵,誘敵深入之後將敵人一舉殲滅,「佞武多祭」也從此留傳下來。
![]() |
青森縣弘前市的佞武多和遊行隊列 |
![]() |
寫著東日本大地震災區人民「祈願復興」的立式「佞武多」(青森縣五所川原市) |
盛岡舞祭
每年8月1日起連續四天。盛岡舞祭和佞武多祭等並列日本東北六大祭之一,傳説起源於幕府時代驅鬼的儀式。盛岡舞祭期間,人們穿戴鮮艷的服飾,打鼓、唱歌、跳舞,不時喊起呼喚幸福的號子,隊列甚至長達一公里。
![]() |
盛岡舞祭開幕當天在街頭跳舞的表演者(8月1日,岩手縣盛岡攝) |
(本文文字資料部分來源於日本國家旅遊局中文網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