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不足,日本1/4私立大學陷入慢性赤字

2022/04/19


       日本私立大學的經營改革陷入困境。有數據顯示,在全日本600多所私立大學的運營法人中,有四分之一陷入了慢性的經常項目赤字。在大學數量增加的情況下,少子化進程迅速加快,7成赤字學校無法按照計劃招到學生。要實現數位化等順應時代變化的教育,大學必須實現穩定的財務和適當投資,當務之急是採取包括重組在內的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通過官網統計了日本全國572家學校法人(616所學校)的財報資訊。20182020年度經常項目收支連續3年出現赤字的法人有139家,15家法人的負債超過了運營資産。學生滿員率低迷、收入下降的情況十分突出。

 

 

       自2020年度起,日本的私立大學必須在網上公開財務資訊。以前的制度是學校相關人員可以提出要求進行瀏覽,外部人員難以查看相關資訊。

 

       以在千葉縣內經營一所擁有3000名學生的私立大學的學校法人為例,2020年度的收入約為100億日元,而支出約為120億日元。滿員率為7成,但不準備採取徹底的改革。該法人的理事長認為,「雖然出現赤字,也比過度減少教師、丟掉學問本質的大學要好」。

 

       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大學的職責。再加上屬於地區資産,備有基金和準備金的學校法人原本不易破産。儘管如此,2010年以後仍有20多所學校提交了廢校申請。運營私立大學每年要投入3000億日元規模的公共費用。

 

       1990年代以後,新設私立大學的規定放寬,學校數量增加了約240所。隨著升學率的提高,學生人數也出現增加,但日本的18歲人口在最近20年裏減少了近40萬人。日本私立學校振興共濟事業團的統計顯示,從2021年度的入學人數來看,46%的私立大學未招滿。

 

       由於少子化加劇,私立大學的收入減少,但資金需求卻越來越大。隨著數位化和全球化的滲透,「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進行新投資」(私學創研代表董事渡邊孝),因此首要課題是解決財務脆弱性。

 


 

       改善的關鍵在於做出院系重組等切膚之痛的努力。日本文部科學省也開始加強指導,包括向私立學校派遣經營專家。就實學園的理事長西井泰彥表示,「我們很快就能與其他大學共用課程等」。在青森縣,柴田學園大學和弘前大學已開始共同採購耗材。

 

       大學方面也存在不滿,稱「國家規定限制了改革幅度」(二松學舍理事長水戶英則)。目前的大學設置標準規定,學生的每人平均校園面積要達到10平方米,還要同時設立圖書館和運動場。

 

       海外出現了沒有實體校園的大學。美國密涅瓦大學「通過以線上方式實施所有課程來減少支出」(大學相關人士)。學費不到美國頂尖學校的一半,吸引了接近入學名額100倍的報名者。

 

       預計日本18歲人口今後仍會以每1010萬人以上的速度減少。要確保收支健康,僅靠各大學的應對措施,很可能遠遠不夠。需要政府和學校展開合作,重新構建高等教育框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本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