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準」CEO鄭洪峰:只做時間的生意
2017/07/24
編者按:最近提供航班延誤狀況的APP「飛常準」,在旅遊業的APP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下載量已經超過1億次。被攜程等大型企業壟斷的中國旅遊業網站似乎出現了鬆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前採訪了運營「飛常準」的安徽飛友科技有限公司CEO鄭洪峰,並匯總了採訪內容。
「飛常準」CEO鄭洪峰: 「飛常準」只做時間的生意,時間是將來所有人最稀缺的,怎麼幫大家節省時間,就是我們的價值。比如,我的親身經歷,合肥來北京,有兩個航班,差一個小時,買哪個航班能準點到達,我被坑過,選擇錯誤的航班,延誤多花了4小時,另一個航班準點到達。這就是價值,哪怕機票比較貴,哪怕額外收取費用,比如説1000塊錢買你一個小時,就要衡量,有沒有必要時間浪費在這個上面,時間是最寶貴的。
一般的售票資訊只能看到出發時間、機型、票價。「飛常準」則會進一步提供哪個航班能第一時間的到,由客人自己決定購買更便宜的還是更快更準點的航班,我堅信會有這個需求。我們通過精算,民航的準點率是在逐漸提高的,通過精算,我們可以做到只要是「飛常準」的會員,延誤2小時以上,就可以賠付1000-2000塊錢,把時間和金錢掛鉤。
![]() |
中國主要是發展太快,去年蘭州機場旅客增長36%,全世界都是罕見的,航班延誤問題不是因為管理差導致的,大家都很努力的,但還是産生很多延誤。從我們自己本身來講,10年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剛有苗頭,我們自己創業的公司叫做民航資源網,行業內的一個媒體,市場太小,只做民航業內,想拓展與旅客相關的部分,OTA(「線上旅行社」、例如攜程)又不能去做了,就圍繞我們自己所擅長的,航班延誤,航班運作數據。
我本身在空管工作了16年,有一些資源,促使我們想把航班數據透明化,花了10年功夫做這個事情,在前幾年我們做出了轉型,航班不能讓他一直延誤,我們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正好現在有很好的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都可以新一次的産業革命,我們可以幫助機場,幫助空管,把他們的運營效率提高起來,經濟增長跟不上步伐的時候,我們就要用技術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創業的初衷。
為了獲得最快的訊息,聯合更多的朋友,不止是空管,機場,航空公司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還有一些新的技術,尤其像美國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提出的ADS-B技術(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 Broadcast),幫助我們對航空的檢測,技術是最重要的,以前封閉的數據也在陸續的被開放,我覺得將來的數據獲取不是什麼難事,競爭的領域是對數據的分析。
再一個手段是通過物聯網,通過跟機場深入的合作,了解每一個細節花費的時間,這個不是在每一個機場都可以快速的鋪開的,需要一家一家機場去談。有一位同事在參加新技術發佈會,以前感覺跟已開發國家的差距特別大,今年發現中國甚至已經超過一點,比如説亞馬遜提出的雲,幾年前中國就在用,比如微軟發布的HoloLens,3D眼鏡,我們去年就展示過,比如移動支付,中國早就被支付寶、微信的QR碼所取代,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的發展不僅是客運量,吞吐量,更重要的是中國整個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
![]() |
機場資源數據化,機場管理亂就是沒有統計基礎的數據,中國人最擅長的踏實的做工作,這是將來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基礎。中國中層收入人口已經和美國總人口數量相當,這個規模特別大,內需拉動起來也會特別大,倒逼機場的改革,以前機場很慢,機場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利用剛才所講的技術路線來幫助解決。
我們是一個先行者,期望更多合作夥伴進來一起做,中國的機場想成為一個智慧機場,需要各種供應商,包括車載設備包括人工智慧的各種供應商,中國好在,所有的産業鏈條非常的完整,中國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東西,美國很多的最前沿的電子産品,落地還是在中國生産,説明中國有先天的優勢條件,中國缺設計,比如小米的手環,工業設計的團隊是在矽谷,整個生産銷售都是在中國,這就是中國的一個核心優勢。中國遇到的問題已經不能向歐美,日本這些老師去學了,是從來沒遇到的問題。一個千萬級的機場每年增長30%多,全世界都沒有。只能靠中國人自己力量去解決。解決的過程就會為世界提供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飛常準」也有英文版本,還沒有在推,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很快把英文版的APP推起來。
鄭洪峰 簡歷:
「飛常準」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飛常準」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1996年,鄭洪峰開始從事民航領域的工作,1999年創立民航資源網(CARNOC.com),是民航人經常使用民航資源網。2005年,鄭洪峰開始領導建設飛友科技。2007年飛友科技研發航班動態技術,並正式開始航班動態的商業化運營,2009年,推出「飛常準」品牌,經過近10年的發展,「飛常準」成為全球領先的航空數據服務提供商,航班數據實現國內全面覆蓋,國際數據覆蓋超過84%。「飛常準」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科技品牌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