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中興給全球手機供應鏈蒙上陰影
2018/05/14
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給全球智慧手機和通信設備供應鏈蒙上陰影。美國商務部決定今後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與中國中興通訊(ZTE)進行交易。中興相關人士表示,受此影響很多陷入停産。如果停産局面長期拖下去,預計還將對美國和日本企業的供給和採購産生影響。
![]() |
中興的總部工廠(廣東省深圳市) |
給手機供應鏈帶來影響
「已經禁止與高通、英特爾、博通等(美國)交易夥伴進行電話聯繫和技術交流」,中興相關人士半遮半掩地表示。中國媒體也報導稱「中興的庫存還有一個月就將用完,但生産線現在就已經基本處於停止狀態」。
美國發出交易禁令的原因是中興在2010~2016年間長期違反美國出口限制,利用幌子公司等從美國偷偷向伊朗和朝鮮出口通信設備。中興承認了這一行為,2017年3月以支付罰款(約1300億日元)的形式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
但隨後中興繼續提交虛假報告,美國政府4月16日決定實施新的制裁。
中興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上市國企。不少相關人士認為「美國似乎瞄準了智慧手機和通信等得到中國政府扶持重要産業的大企業進行狙擊」。
![]() |
在智慧手機領域,中興的存在感有所提升。中興智慧手機2017年的全球出貨量約為4300萬部,市佔率位居全球第9。其中7成面向海外市場,在美國市場上出貨2100萬部,佔總量的一半左右,是美國市場上排名第4的手機廠商。
中興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在智慧手機的核心技術方面依賴美國企業。
一是作為智慧手機大腦的半導體,大部分需要向美國的英特爾和高通採購。中興智慧手機約3成的零部件由美國企業生産。
二是手機作業系統(OS)目前實際上只有2種,即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Android)」。中興使用安卓作業系統。
關於新一代高速通信的核心技術「5G」,中興剛剛在2月底宣佈與英特爾和高通進行研發合作。遭到制裁後,中興在5G這一未來的增長性項目上今後很可能陷入停滯。
不僅僅是中興,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企業華為也受到中美摩擦的影響。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4月17日針對本國的通信企業做出決定,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禁止向外國企業採購通信設備,其目標就是華為和中興。
美國擔心華為與中興的通信設備被用於間諜活動。美國國會在2012年曾要求美國企業避免使用2家企業的通信設備。此次的新限制直接禁止美國企業從華為和中興採購商品。
一方面,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恐怕也會影響到美國企業的經營。高通和英特爾的大量通信設備晶片被認為供應給了華為和中興。如果中美摩擦長期持續下去,美國企業也將被迫進行戰略調整。
給日本造成影響
美國對華為和中興的制裁將對日本造成影響。日本通信運營商NTT DoCoMo在2017年發佈的雙屏可折疊智慧手機「M」由中興製造。對於雙屏可折疊這種其他企業不願製造的機型,NTT DoCoMo選擇了中興作為生産商。
此外,美國的制裁還將對日本的虛擬通信運營商投下陰影。在日本,2017年虛擬通信運營商在行動通訊市場達到1成份額,原因就在於華為和中興能夠製造低價終端。
在日本智慧手機市場上勢頭更勝的是華為。按2017年各機型的銷量來看,華為的産品僅次於美國蘋果「iPhone」,排在第2位。日本KDDI於2018年1月在大型通信運營商中率先銷售華為的産品。性能不輸iPhone的機型售價低至2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157元)。
此外,液晶面板等領域的日本企業也在關注影響。日本螢幕公司(JDI)2017年10~12月的銷售額中,對中國智慧手機用液晶面板佔到1成以上。面板製造的前半段工序由日本工廠負責,後半段工序由中國工廠負責。如果華為等的智慧手機産量下降,日本企業開工率下降的風險將隨之提高。
在日本力爭2020年實現商用化的「5G」領域,日企與中國企業的關係也在加深。華為自2017年底開始在5G開發方面與軟銀展開合作。據稱華為的通信設備價格比美國企業低2~3成,日本企業的採用正在增加。
5G是物聯網(IoT)、自動駕駛等今後增長領域必需的技術。在美國新制裁的背後還存在懷疑中國企業從事間諜活動的看法。通信設備需要在重視安全領域的基礎上加以選擇,有可能對日本企業新一代技術的戰略産生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