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叫停高通收購看中美「技術冷戰」
2018/03/14
川普總統簽發了叫停博通(Broadcom)對美國半導體巨頭高通收購的命令,令市場相關人士感到震驚。2017年11月博通收購高通的消息傳出以後,高通股價上漲了9%。由於收購似乎已難以實現,13日高通股價暴跌5%。圍繞有望創出美國科技行業最大規模的約12萬億日元的鉅額收購的攻防連日來令股票市場沸騰,但意想不到的迎來了被總統葬送的結局。
「華為已擁有新一代高速無線通信技術(5G)領域的10%專利。如果中國在5G領域形成壟斷,對美國的安全保障將非常不利」,3月5日,對外國企業併購(M&A)的安全保障風險進行審查的美國外國在美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向博通和高通的顧問律師發出了這樣的書信。
CFIUS主張,如果被博通收購,高通將被迫削減研究開發投資和改變以專利收入為主體的商業模式等,高通的競爭力有可能受到損害。斷言稱如果中國企業趁機在5G領域擴大勢力,對於美國的國防技術也將有害。
「中國正試圖竊取最先進技術,總統作出了正確決斷」,13日,平時因嚴厲批評川普而聞名的美國民主黨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稱讚了此次叫停博通對高通收購的措施。
![]() |
(資料圖)2017年11博通公司CEO陳福陽在白宮 |
在對企業活動進行露骨干預的案例中,對於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措施,政財界湧現了反對言論,但對於此次叫停博通收購,除了表示「完全無法同意」的博通之外,聽不到不同意見。
「如果無法在新技術領域獲勝,美國的安全保障將無法維繫」,美國司法部前助理部長約翰·卡林(John Carlin)表示。最近在美國,將技術和安全保障聯繫起來的討論日趨突出。假想敵是中國。中國IT領域的技術進步和業務擴大對美國來説構成「商機」,但在政治城市華盛頓,看起來卻像是「威脅」。
據美國歐亞集團統計顯示,在2017年世界最強的500台超級電腦中,202台位於中國,多於美國的143台。而從網際網路用戶人數來看,中國為7億7300萬人,美國僅為2億4600萬人,遠遠不及中國。
美國亞馬遜的總市值達到7688億美元,Facebook達到5283億美元,但分別與之競爭的阿里巴巴集團(4825億美元)和騰訊控股(5607億美元)快速追趕。
歐亞集團總裁伊恩·佈雷默(Ian Bremmer)表示,「中國企業獲得國家的全面支援,正在推進技術創新,在人工智慧(AI)領域,達到了基本與美國勢均力敵的水準」。在美國,不僅是軍事和外交領域,在技術領域「中國威脅論」也在不斷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