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供應網會斷裂嗎?

2019/05/17


   美國川普政府5月15日啟動在事實上禁止向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供應産品的制裁措施。華為的主力智慧手機和通信設備的生産也有可能變得困難。華為的主要供應商達到92家,在世界範圍內每年採購670億美元左右的零部件,也可能對供應廠商的業績帶來影響。

 

    美國商務部15日表示,華為與制裁對象伊朗進行交易,將該公司納入基於《出口管理法》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EL)」。向華為出口美國的産品和技術將需要商務部的批准,但申請在原則上將被駁回。

 

    美國《出口管理法》的特點是對外國的交易也加以限制的「區域外適用」,根據市場價格,如果美國企業的零部件和軟體在原則上包含25%以上,日本等産品也將成為管制的對象。如果違反,將被美國政府處以禁止與美國企業交易等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此外,川普總統15日還簽署了事實上禁止美國企業採購華為産品的總統令。雖然沒有點明,但內容是禁止從存在安全保障方面風險的企業採購通信設備。美國似乎希望通過這2項措施,封殺華為涉足的出口和進口。

 

    由於美國的制裁措施,華為經營受到的打擊預計難以避免。華為2018年底公佈的主要供應商名單中有全球92家企業。其中美國超過30家,在各地區中最多,年採購額達到100億美元。除了高通、英特爾和博通(Broadcom)等半導體巨頭之外,還包含微軟和甲骨文等軟體巨頭。

 

   尤其影響巨大的是半導體的採購。華為擁有自主半導體設計企業海思半導體,表示用於智慧手機的半導體的約5成能實現自給自足。不過,在通信領域擁有大量專利的高通的半導體等有些是難以替代的。

  

   影響波及日本和台灣等美國以外企業的擔憂也正在擴大。在16日的亞洲股票市場,涉足智慧手機電容器業務的村田製作所的股價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台灣鴻海精密工業下跌2%。

  


 

   華為的一位員工透露,「與智慧手機相比,面向通信公司的設備受到的影響有可能更大」。華為在世界範圍銷售「5G」基地台等通信設備,今後在各國的5G服務的拓展有可能變得遲緩。

  

   華為鑒於來自美國的壓力提高,自2018年起增加零部件庫存,被認為智慧手機和通信設備的生産不會立即變得困難。華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1月曾經表示,即使遭受美國的制裁,影響也不會大。

  

(REUTERS)

 

      據歐洲、亞洲等數家華為供貨廠商的相關人士介紹,對不可替代的美國企業的半導體等,華為確保了6~12個月的庫存,美國此次舉措對華為實際影響會有多大,目前還不能完全預測。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也將重新商討和制定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