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上半年海外併購額減少42%
2019/09/05
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在萎縮,1~6月的併購額為245億美元,同比減少42%。這一金額還不到近期的峰值、2016年上半年的2成。歐美相關部門加強對中國企業的併購審查,中國也警惕資本外流,對大型併購持謹慎態度。
美國調查公司迪羅基(Dealogic)的統計顯示,中國企業1~6月的海外併購為251起,為5年來的最低水準。北京汽車集團以27億美元取得德國戴姆勒5%的股份,半導體企業紫光國微宣佈將斥資26億美元收購法國晶片元件製造商Linxens,但是沒有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大型併購案。
![]() |
如果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判斷外資的併購將威脅美國的安保,可以建議美國總統叫停。雖然總統實際叫停的只有大型半導體企業博通對美國高通的收購等少數項目,但是企業方面準備書面材料等的負擔會增加。調查公司Acuris的羅賓﹒格蘭格利(音譯)指出,「很多國家向中國企業投去懷疑的目光。併購案的審查需要較長時間,也有不被批准的情況」。
按地區來看併購對象,最近3年來面向美國的併購減少87%、面向歐洲的併購減少91%。美國投行畢德投資諮詢(BDA Partners)聯合創始人查爾斯·麥納德(Charles Maynard)認為,「美國以外地區也出現減少,中國的限制産生很大影響」。
中國政府從2016年底開始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海外併購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事先審查。綜合性企業海航集團和復星集團實施了多起大型併購,擔心海外併購可能導致資本外流的聲音加強,限制併購的影響現在依然存在。蘇麗分析稱,相關部門限定批准不過度依賴借款、與主業存在乘積效應的併購案,希望避免資本外流。
中國企業的併購戰略也出現變化跡象。蘇麗指出,國有企業旗下擁有眾多投資創新企業的基金。也出現在歐美以外的東南亞、非洲和俄羅斯等與中國 「一帶一路」構想有關的地區尋找投資機會的動向。
![]() |
中國企業在山東的汽車工廠(reuters) |
中國電信等企業集團4月宣佈向菲律賓的通信業務投資54億美元。Acuris的格蘭格利分析稱,「持有大量現金的中國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越南、緬甸和菲律賓等亞洲國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