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金流入苦惱的日本中小企業
2019/07/09
中國資金正在流入為接班人不足和銷售低迷而苦惱的日本中小企業。中國企業2018年對日本未上市企業實施的併購數量為25件,創出新高。被收購的日本中小企業中有的在亞洲建立起銷售渠道,重返生機。一方面,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難以預測,此外一直支撐日本製造業的供應鏈也需要重新構築。
中國企業在日本收購中小企業增多
電子零部件企業新思考科技(New Shicoh Technology)小小的辦公室位於神奈川縣大和市工業園區的一角。房間內排放著一排個人電腦,14名員工正在盯著設計圖推進開發。該公司成立於1976年,曾向美國英特爾供應小型馬達。
![]() |
該公司一度壟斷了面向美國蘋果公司的智慧手機攝像頭對焦調節零部件執行器的供貨。但是受蘋果中止合約影響,該公司於2012年申請破産保護。
該公司與贊助企業美蓓亞的談判破裂,同年將業務轉讓給中國上海的零部件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回憶稱,當時找不到明確的接班人,「為了防止公司倒閉,中國成為救命稻草」。中國的智慧手機市場持續擴大,可以在當地設置據點這一點很有吸引力。
2016年底該公司的所有者變成中國大型電子零部件企業深圳歐菲光科技的創始人,新思考科技研究開發部的星光文表示,「在每個月歐菲光科技的管理層會議上可以了解到最尖端的科技潮流」。該公司的小型零部件生産技術受到好評,如今幾乎全部向小米等中國智慧手機供貨。2019年的出貨量約為2億個,較2018年增長5成,較被中國企業收購的2013年相比,擴大至900倍。
據帝國數據銀行統計,截止2017年底,被亞洲企業通過資本參與經營的日本企業達到1712家(包括亞洲企業的日本法人)。其中,中國企業出資51%以上的有448家。樂國富(東京千代田)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對日本未上市企業實施的併購數量僅公佈的就有25件,創歷史新高,增至2008年的6倍。
日本大企業忽略身邊小企業
一方面中國企業開始向日本的供應鏈滲透,另一方面日本企業2018年的海外收購件數也創歷史新高。日本大企業的目光越過身邊的中小企業投向海外。併購仲介企業指出,「明明有技術,卻難以找到接班人,被迫停産的小工廠被日本大企業忽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