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危機感達到最高點?
2019/09/09
美國政府啟動瞄準華為技術的出口禁止措施的影響已明顯出現。華為原定9月中旬發佈的面向海外的智慧手機新機型預計完全無法使用美國谷歌的主要軟體「GMAIL」和地圖搜索等。受此影響,華為2019年面向海外的智慧手機銷量預計比上年減少1千萬部以上。華為將加快軟體的自主開發,但經營環境也很嚴峻。
「(美國自5月起以90天為限批准的一部分)寬限措施已無法繼續適用於華為新産品」,8月底有關谷歌與華為交易的新方針以明確的形式傳遞到華為,隨後華為內部産生衝擊。這是因為此前擔憂的事態終於將變為現實。
![]() |
美國商務部5月啟動對華為的禁運措施,限制華為採購源自美國的軟體和半導體等。另一方面,從保護美國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設置了僅限90天內允許華為與谷歌等部分美國企業維持交易這一寬限期。
90天的寬限期於8月19日到期。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寬限期進一步延長90天。但成為最大焦點的對谷歌的特例在此次結束。據稱谷歌詳細調查商務部的文件,認為無法繼續向華為供應軟體。
這樣下去,在華為今後上市的新智慧手機上,應用商店「Google Play」、郵件服務「GMAIL」、地圖服務「谷歌地圖」和視頻共用服務「YouTube」等主力軟體將聯袂無法使用。
被認為首先受到影響的是預定9月中旬在德國慕尼黑髮布的主力智慧手機的新機型「Mate30」。此外,被認為9月內上市的可折疊智慧手機「MateX」等今後投入的新機型預計也將無法配備谷歌的主要軟體。
在中國銷售的智慧手機原本這些谷歌軟體就被限制,因此沒有影響。問題是面向海外的智慧手機。此前一直基本使用谷歌的軟體,因此今後有必要在「脫離谷歌」的情況下開拓市場。
「對海外銷售的影響巨大,預計銷量或將比上年減少3成以上」,熟悉IT行業的中國分析師如此指出。華為智慧手機供貨量2018年在中國達到約1億部,在海外也達到約1億部,海外銷售的下滑將構成沉重打擊。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也預測認為,華為智慧手機的海外供貨量2019年將為8800萬部,比上年減少1300萬部。此外,另一位分析師指出,「今後,原定面向歐洲加強銷售的低價格智慧手機的銷售增長或許也將變得嚴峻」。
華為為了應對這種事態,正在推進自主軟體開發。例如作業系統(OS),設想谷歌的「安卓」無法使用的情況,一直在推進自主作業系統的開發。安卓為無償公開的作業系統,因此並非禁運措施的對象,但如果無法使用,計劃更換為自主作業系統。不過,在分析師之中也有悲觀的觀點認為,「華為要充實自主軟體(達到匹敵谷歌的水準),需要2~3年時間」。
![]() |
(REUTERS) |
因此,正如華為一名管理層所表示的,雖然在推進自主開發,但如果谷歌軟體能夠使用,希望繼續使用。
但是,美國非但沒有軟化態度,反而堅持嚴厲姿勢。美國總統川普9月4日再次稱華為是「安全保障方面的威脅」。同時還表示「(與美國企業的交易今後將沒有特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基本上完全停止」,還表示在預定10月重啟的中美貿易磋商中,「不會討論」對華為制裁。
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8月20日華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在寫給員工的內部通知中如此表示。華為的危機感現在似乎已達到了最高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