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零部件5成來自日美韓,蘋果8成
2019/06/27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中國華為技術的最新智慧手機的構成零部件按金額計算5成左右依賴日本、美國和南韓。關於對三個國家的依存度,美國蘋果公司接近8成。從智慧手機的組裝來看,兩家企業均集中於中國大陸。美國禁止向華為出口美國産品,已開始對供應鏈産生影響。如果正在醞釀的對華加徵關稅「第4輪」啟動,美國的需求將減少,對日美韓的企業構成的打擊將隨之擴大。
美國5月對華為實施了美國産品的事實上的禁運。受此影響,華為2019年智慧手機的全球銷量預計減少2成(4000萬部)。今後兩年的銷售額有可能總計減少300億美元。
另一方面,美國計劃的「第4輪」對華産品加徵關稅中包含智慧手機,如果啟動,將最多被加徵25%的關稅。針對大部分在中國組裝為成品的蘋果受到的影響,美國摩根士丹利估算,最低售價999美元的「iPhone XS」將漲價160美元。
![]() |
美國打壓中國,如果智慧手機的市場縮小,也將對日美韓的零部件、組裝企業造成影響。
日本的一家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東京)分解了華為的最新機型「P30 Pro」,按照金額計算,日美韓企業提供的零部件佔到了47%。其中,美國企業為16%,康寧公司(corning)的蓋板玻璃等高附加值零部件較多。日本以索尼的攝像頭為代表,佔到23%,而南韓企業接近8%。雖然華為在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推進自産化,但海外依存度仍很高。
再看美國蘋果公司,對日美韓企業零部件的依存度更高。以「XS」的高端機型為例,對日美韓零部件的依存度達到了77%,對美國和南韓零部件的依存度超過了30%,對日本也超過了20%。
蘋果公司對中國大陸、台灣企業的零部件依存對相對較低,但電子零部件中,雖然是美國企業的産品,但代工生産的是台灣企業,生産地在中國大陸的情況也有。供應鏈比零部件企業的國籍更加複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