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結算在進化
2019/09/19
中國利用智慧手機的結算規模已增至178萬億元人民幣,而且還在「進化」。不僅是支付,還擴大至醫療和金融等涉及重要個人資訊的服務。分別擁有10億規模用戶的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創造了數不盡的業務。雖然也存在捕捉所有結算的資訊管理社會存在與已開發國家的商業無法相容的部分,但中國人認為創造就業機會,提高便利性,對手機支付信賴度很高。
改變「就醫難」
在阿里巴巴總部所在的浙江省杭州。在余杭第一人民醫院等待診察的患者的身影大幅減少,繳費窗口的人影也稀稀拉拉。這是因為從基於面部識別的預約到診察和繳費,均引進了「空手服務」。
![]() |
杭州的醫院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通過面部識別技術進行掛號和支付 |
這種服務從智慧手機結算的支付寶發展而來。只要將社保、智慧手機結算和面部數據綁定,診療預約可通過智慧手機在30秒內完成。在診察室設置面部識別用攝像頭,從診療結果的保存到通過支付寶繳費,基本上可自動完成。
在技術上只是將區分個人的面部識別和與銀行結算資金的支付寶連起來。但是阿里巴巴完全改變了「看病難」的光景。還收集醫療數據,探索充分利用人工智慧(AI)的自動診斷的新業務。
民間調查顯示,中國過去1年的手機結算達到178萬億元(約為2700萬億日元),依然在增長。英國調查公司RBR統計顯示,世界的銀行卡結算2017年為逾25萬億美元(約為2700萬億日元),雖然難以單純比較,但幾乎屬於相同規模。日本ICT總研統計顯示,日本採用智慧手機的無現金結算2018年度僅為1.1萬億日元。
有調查顯示,阿里巴巴創造的就業機會包括相關産業在內達到4千萬個。9月10日卸任董事局主席的馬雲希望將這個規模擴大至1億人,如果將阿里巴巴經濟圈視為國內生産總值,力爭成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
派生出多種業務
這並非無稽之談。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上海、江蘇和浙江等的50餘人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回答稱過去1個月裏從未使用現金的受訪者達到4成。
江蘇南京的28歲軟體工程師胡先生7月購買了大眾的轎車「朗逸」,首付款6萬元也是通過支付寶支付的。胡先生在過去1個月裏使用現金的情況只有買飲料5元和停車費20元。
收集的數據將創造無數的新業務。貸款額度8萬元,每日利息為餘額的0.05%——通過支付寶的應用程式點擊幾次,就進入「借唄」的畫面。這是阿里巴巴通過旗下的金融公司涉足的小額貸款。
![]() |
限額和利率由AI判斷。在智慧手機電商淘寶網上是否存在欠帳不還?在支付寶上是否拖欠公共收費和手機話費?結算行為全部屬於評價對象。阿里巴巴還拓展設置授信額度,用戶能像信用卡那樣消費後付款的「花唄」這一服務。
AI貸款的準確性超過一般的金融機構。阿里巴巴將小額貸款按數十億元匯總起來,向投資者出售,以收回資金。相關資料顯示,相關貸款成為不良貸款的比率截至2017年6月僅為0.47%,低於中國商業銀行平均的1.8%。
與重視個人資訊保護的日美等已開發國家不同,只要具備超過壞處的便利性和經濟層面的優點即可被接受,這是籠罩中國的氛圍。日本經濟新聞的問卷調查中,回答堅持以現金為主結帳的受訪者僅為1人。手機結算的迅速擴大也存在得到中國特有情況支撐的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