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執政黨擬向中國IT企業聽取意見

2019/10/16


     日本自民黨為討論應對中國IT(資訊化技術)企業的數據利用的對策,將於近期邀請中國IT三強「BAT」的高管,聽取意見。存在日本用戶數據可能被在日本擴大業務拓展的中國IT企業佔有這一擔憂。首先將加快業務實際情況的把握,以觀察對日本企業的影響,還將體現到有關對IT企業監管的政策上。

  

    取百度、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的英文名稱的首字母,總稱為「BAT」。在日本,與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等「GAFA」相比,「BAT」的用戶仍很少,但今後有可能增加。

 

    日本執政黨的自民黨的競爭政策調查會(會長為伊藤達也)之所以啟動意見聽取,是因為「GAFA」和「BAT」等被稱為平臺提供商的IT大型企業容易壟斷數據,在市場上形成強大影響力。

 

 

     這些大型IT企業通過自身提供的網路服務收集和利用訪問記錄等個人數據,還拓展金融和物流等其他服務業務。可能對日本企業的活動造成影響,要求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採取對策的呼聲湧現。在海外,平臺提供商監管和數位稅的討論也日趨活躍。

 

    日本自民黨調查會3月向「GAFA」日本法人高管個別聽取了意見。在之後匯總的建議中,敦促為保護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免受巨大IT企業傷害,制定以在政府內部設置專業部門為核心的《數字平臺交易透明化法(暫稱)》。

 

     除了GAFA之外,日本執政黨還向中國「BAT」聽取意見的背景,被認為是「BAT」與GAFA不同,與中國政府的聯繫緊密。

  

     如果「BAT」與中國政府攜手啟動龐大的數據收集,國際性的數據利用和新業務的創造有可能在中國主導下推進。此外,還存在不顧及基本人權和個人資訊保護的數據的收集和利用加劇這種擔憂。

  

      還將對各國展開激烈競爭的人工智慧(AI)的研究開發産生影響。AI開發需要龐大的數據,日本企業有可能落後於人。中國企業在軍事等安全保障領域也在使用AI技術。一名日本自民黨高層表示,BAT「在有些領域,具有優於GAFA的技術」。

   

     日本政府將根據建議,在國家安全保障局設置專注於經濟領域的部門。在通信「5G」等高科技領域,中美間主導權競爭激烈,經濟和安保領域變得不可分割。

   


 

     BAT在日本的業務已顯示出擴大。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智慧手機結算領域分別在全球範圍擁有10億規模的用戶。在日本國內,為爭取中國遊客,支援「BAT」涉足的結算的店舖增加。

  

     日本自民黨調查會內部還有觀點指出,如果對BAT的限制過度,反而有可能對日本企業的活動産生影響。例如百度與豐田和本田等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還以日本企業為對象,提供智慧手機日語輸入法和拓展面向中國訪日遊客的廣告業務。

   

     日本自民黨魁先向「BAT」聽取今後的業務計劃等,評估對日本的影響,磋商適當的對策。

  

      日本政府10月為防止巨大IT企業壟斷數位市場,啟動了「數位市場競爭會議」。年內將敲定數據違規收集和利用的防止舉措等。自民黨調查會向BAT聽取意見的內容也將作為參考,納入防範舉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