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浮現物流死角
2020/02/17
中國IT企業的代表、最大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面對新型肺炎疫情的擴大,其物流的弱點正在浮現。由於農曆春節假期延長,作為合作夥伴的物流企業無法發揮功能,配送陷入停滯。一方面,自主承擔物流、作為中國第2大電商企業的京東集團則堅持配送,兩者形成鮮明對照。中國電商「王者」阿里巴巴今後是否推進增加機器人配送等物流功能的改善?該公司將不得不作出抉擇。
![]() |
在合作物流基地啟動機器人的利用等(江蘇省無錫市,由阿里巴巴提供) |
「我長假在天貓(TMALL)下單了些食品什麼的,但至今沒有送到」,在上海市內居住的一位女性2月13日接受採訪時唉聲嘆氣道。隨著新型肺炎的感染擴大,中國全境的消費者正在避免外出。零售店少有人光顧,另一方面,電商的需求則出現激增。
例如京東,春節長假(1月24~30日)的桶裝泡麵等速成食品的銷售額同比增至20倍。據稱,肉和蔬菜等生鮮産品增至3~4倍,空氣凈化器增至3倍,健康相關家電的銷售額也在增長。
![]() |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擴大與春節長假(今年為1月24日~2月2日)剛好重合。以阿里巴巴為例,在往年,春節期間很多合作的物流企業都放假。配送的重啟大部分要等到復工之後,因此旗下的電商網站「天貓」和「淘寶網」的商品配送遲緩。
今年,按照政府建議,企業活動原則上停工至2月9日。很多物流企業重啟運作是在10日以後。其間,阿里巴巴的訂單出現激增,但配送只能等待合作夥伴復工。
在進入春節長假之前,阿里巴巴的大部分物流功能就已停止半個月左右。雖然2月10日起已恢復配送,但經營網店的相關人士表示,「到15日前後,滯留的訂單很多有望被消化」。主管快遞企業的中國國家郵政局也表示,「2月中旬快遞企業的4成功能有望恢復」。
在阿里巴巴陷入窘境的背景下,全力應戰的是京東。為了對抗在市佔率上遙遙領先的阿里巴巴,京東為縮短配送時間和提升服務,一直致力於構建自主的物流網。雖然比平時送貨人員少,但旗下的京東物流往年也在春節期間堅持配送。
京東還在全國擁有650個物流基地,推進無人倉庫等省人化。在湖南省長沙市等3個基地,機器人配送的實用化也將推進。因此,即使面對疫情擴大的事態,也能應付激增的訂單。在作為疫情重災區的湖北省武漢市,京東利用機器人配送作為救援物資的醫療用品等,獲得當地市民的廣泛稱讚。
![]() |
另一方面,此前倡導「輕資産運營」、一直實現較高利潤率的阿里巴巴則將物流委託給外部,在配送時間等方面落後於京東。2018年,産生危機感的創始人馬雲表示在物流領域投入1000億元。
之後,阿里巴巴向大型物流企業出資,加深了關係。在江蘇省無錫市與合作夥伴建設了物流基地,引進機器人,正在推進倉庫的省人化。阿里巴巴計劃向合作夥伴提供其擁有的物流技術經驗,還在推進物流改革。不過,由於並非像京東那樣的子公司,在緊急時,無法按照阿里巴巴的想法而展開行動。
2003年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之際,電商的便利性被消費者認識到,成為阿里巴巴快速增長的契機。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下,消費者對網路的依賴也在提高。但是,物流領域的勞動力短缺也在加劇。
阿里巴巴是否將以此為契機擺脫輕資産運營,在物流領域推進大規模投資?在此次的緊急事態之後,是否會改變經營方針?這些都將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直樹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