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轉型(下)中國銷售額上升至7成
2021/08/26
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投入約7000萬歐元的大型數據中心於6月投入運作。當地媒體報導稱,塞內加爾總統薩勒在啟用儀式上表示「今後各州的數據全部集中到這裡」。這處數據中心得到中國的貸款,通信設備由華為提供。
新興市場國家成為根據地
美國政府以存在安全保障方面風險為由,呼籲各國把華為的通信設備排除在5G通信網之外。但非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仍是華為的根據地。據稱華為比愛立信、諾基亞等歐洲企業便宜2~3成,一直以低價格為武器獲得訂單。
![]() |
塞內加爾的數據中心投入運作(6月,圖片引用自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館網站) |
華為不僅銷售5G等通信設備,還配套銷售相關系統的方式引人關注。重點領域之一是智慧城市。截至2020年底,華為在40個國家的700多個城市涉足相關業務。
在中東的杜拜,華為參與構建5G基礎設施,還提供整合了監控攝影機和氣溫感測器等的「智慧路燈」。在肯亞,交付把4G基地台和攝像頭結合起來的系統,幫助降低了犯罪率。攝像頭雖然存在個人資訊被政府掌握的風險,但有助於防止犯罪,需求巨大。
![]() |
華為在海外市場發動攻勢的背後,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若隱若現。華為表示拓展業務不受政府的影響,但從非洲、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的智慧城市項目來看,中國政府下屬機構提供貸款,華為參與其中的情況很多。
不過,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對華債務增加,部分國家出現償還困難的情況,歐美對此提出批評。如果新興市場國家對中國的警惕加強,有可能對華為爭取訂單的活動造成影響。
美國的壓力漸顯
美國壓力的影響逐漸出現。在5G領域,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已決定排除華為産品。法國和德國雖然並未明確表態,但將在事實上嚴格限制華為。在2020年之前表現強勁的華為通信設備的銷售份額逐步被競爭對手侵蝕。
這種影響還體現在華為的經營數據上。在2010年代前半期,華為近7成營收來自海外,但目前逐步下降。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降至34%,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度提高至約7成。2019年以後受到美國政府限制的影響,在手機和5G領域,華為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加強。
![]() |
有觀點指出,華為在中國的營收比率今後或將提高,海外業務必將受到中美關係和國際局勢的影響。
不過,支撐華為增長的是1997年以後積極拓展的海外市場。華為創建超過30年,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20萬名員工。能否重新恢復曾是增長力源泉的全球化勢頭將成為今後的課題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