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華為Mate40E,中國零部件增至6成

2021/08/31


     在華為智慧手機上,中國造零部件的採用出現激增。拆解華為支援「5G」的最新款智慧手機,中國造的比率按金額計算達到約6成,相比舊機型翻了一番。在美國制裁仍持續的背景下,將多種零部件改為國産。核心半導體的一部分仍依賴美國造的庫存,今後的機型或將在功能升級方面落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得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位於東京江東區)的協助,拆解了華為3月在中國上市的5G智慧手機「Mate40E」。鎖定各零部件來自哪國的企業,計算了各國、地區的份額等。

    

    Fomalhaut的推算顯示,該機型的總成本為367美元,與舊機型相比基本相同。按國家、地區的份額來看,中國大陸造零部件的使用比率高達56.6%,與2019年9月上市的舊款「Mate30」的30.0%相比大幅上升。

     

 

      單價為95美元、佔整體近3成的有機EL顯示器從南韓三星電子集團改為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影響突出。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認為,「京東方的技術水準比三星落後約2年,但由於華為與三星在智慧手機領域形成競爭等原因,正積極採用京東方造」。

    

      針對應用程式控制等成為智慧手機大腦的主要晶片,華為此前不得不依賴美國高通等的晶片。從拆解的機型來看,由旗下子公司海思半導體設計、台積電(TSMC)製造的「麒麟990E」維持同等性能。該半導體也在舊機型上得到使用。

    

      此外,被稱為「天線開關(Antenna Switch)」的通信半導體、用於電源控制的半導體的一部分也是海思半導體造。即使是指紋感測器和電池等,也廣泛增加了國産零部件的採購。

    

     Fomalhaut的董事柏尾南壯根據分析結果認為,「從美國制裁前推進的自産化和國産零部件採購進一步取得進展」。

    

     美國在川普執政的2019年春季,對華為實施了禁止與美國企業的大部分交易的制裁。2020年秋季增加了事實上禁止採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供給的措施。拜登政權也繼承對華強硬政策,華為的智慧手機業務處於嚴峻局面。

    

      受美國制裁的影響,華為將零部件採購對象逐步改為中國廠商,另一方面,核心半導體的一部分則通過制裁前採購的美國産的庫存來應對。實際上,美國造零部件的份額增至5.2%,與舊機型的2.6%相比有所增加。在舊機型上僅為2種的美國企業的半導體增加至6種。

   


    

     並未發現疑似面向5G的美國造零部件,但處理智慧手機通信密碼等的核心半導體仍採用高通造。4G用半導體也採用美國Qorvo公司造。柏尾認為「或許使用了在制裁開始之前採購的美國造的庫存」。

   

    關於作為主要晶片的麒麟晶片,與負責生産的台積電的交易因美國制裁而受到限制。正在使用制裁前的庫存,但有分析認為,在尋找新的代工廠商方面陷入僵局。

    

    由於零部件短缺,無法製造充分數量的智慧手機。在中國的華為專賣店經常會聽到「包括Mate40E在內,5G機型全都沒有庫存」的聲音。

   

     華為8月逐步啟動銷售的最新款智慧手機「P50」系列沒有5G機型,僅支援「4G」。有分析認為,原因是5G相關的半導體等的零部件難以採購。由於美國制裁的長期化,正不得不進一步改變供應企業,與此同時,在智慧手機的升級競爭中也可能已開始落後。

     

     拆解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在各國、地區份額上為15.9%,排在僅次於中國大陸的第2位。由於單價高達16美元的存儲晶片從鎧俠改為三星,份額相比舊機型(24.5%)下降了8.6個百分點。

   

  

      不過,感測器和信號處理的電子零部件等除了日本企業無法製造的零部件也很多。從拆解的智慧手機來看,攝像頭的圖像感測器採用索尼。通信相關零部件也採用了村田製作所、TDK、太陽誘電和旭化成等多種日本零部件。

     

       一家日本的華為供應商表示,「即使在美國制裁下,如果對方説‘賣給我們零部件’,也不能不賣。有時被高管直接懇求,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供貨」。

   

    南韓的份額在舊機型上為37.4%,排在第2位,但新機型降至11.5%,份額大幅下降,降至第3位。雖然控制了具有優勢的記憶裝置和記憶體,但在舊機型上由三星供應的OLED屏改為京東方,産生了影響。

    

     美國IDC統計顯示,從世界1~6月智慧手機份額來看,三星排在首位。華為2020年1~6月曾排在僅次於三星的第2位,但在1年後跌至前5名之外。

   

  自主開發OS

 

      美國制裁的影響不僅是華為製造的硬體,還對華為軟體的開發投下陰影。

     


    

     被拆解機型的作業系統(OS)能使用美國谷歌的「安卓」,還能選擇自主開發的「鴻蒙(英語名:Harmony)」。

   

    安卓屬於開源,OS現在仍能使用。不過,在該OS上運作的谷歌郵箱、應用商店等屬於美國的限制對象,無法在華為的新款智慧手機上使用。華為有必要自主構建生態系統,鴻蒙開發是打開這種局面的措施。

   

    華為還積極涉足家電和汽車相關的開發。計劃2021年以後,包括自動駕駛相關在內,向汽車領域的研發每年投入10億美元。將在汽車零部件和軟體上打上「Huawei inside(HI)」的標識推廣。

    

     關於OS,如果採用的設備少,對於應用程式開發者和外部企業來説將缺乏利用價值。6月開始發佈的支援智慧手機等的鴻蒙利用終端截至8月上旬超過5000萬部。計劃今後增加智慧手機以外能配備的設備。

   

    不過,華為以外的中國智慧手機企業均採用安卓及其改良版,現階段沒有改用鴻蒙的企業。如果維持無法使用谷歌應用的情況,智慧手機的全球銷量的恢復也將無從談起。

   

    雖然將推進自主的開發計劃,但在美國制裁對硬體乃至軟體都産生影響的情況下,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也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元則雄、龍元秀明、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