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始與歐美合作
2014/05/06
![]() |
非洲的大都市各處都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市中心) |
Transnet公司的高管解釋稱,之所以選擇多家企業是因為「交付時間緊張,為確保在2017年之前交付」。另外為了降低成本,該公司認為擁有先進技術的歐美企業與中國企業是最佳組合。
3月在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尚比亞也達成了歐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案例。華為技術與龐巴迪共同獲得了鐵路控制系統的訂單。將採用歐盟(EU)規格的系統,利用電腦和無線通信技術自動控制車輛。兩家公司將合力為縱貫該國的約1000公里長的大動脈的建設控製成本。
![]() |
一直以來,為獲得類似開發案件,積極投資的中國企業與擁有豐富經驗的歐美企業展開了激烈爭奪。據聯合國貿易開發會議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餘額達150億美元。雖然較超過550億美元的美國和法國相比,規模仍很小,不過中國企業正結合提供貸款的方式奮力追趕歐美。
近來出現合作動態的背景是,非洲開發的需求出現了變化。雖然優先削減成本的傾向很強,不過既注重「質」又注重「量」的案件不斷增加。大量引進先進低燃耗機車的南非的案例就是一個典型。
中國企業不得不轉變一味進攻的戰略也事出有因。在原油資源豐富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中國企業一直在加速推進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投資,但投資並不是一帆風順,例如南蘇丹的油田項目就損失慘重。與歐美企業合作的話,除了能分散投資風險外,還能夠緩和非洲各國對中國的警惕感。
中國對非洲的年直接投資額正迅速逼近美國,存在感不斷提高。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13年發佈的報告書中指出「雖然美國與中國仍存在對抗意識,但是如果在技術等層面攜手合作,包括非洲在內3方均將受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