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産調控的尷尬
2016/05/19
![]() |
中國大城市的房地産需求仍然旺盛(重慶郊外的住宅樓) |
南京以主要市區為對象,規定從4月底開始,將每年的房價上漲率控制在8~12%。對於每平方米單價在3萬元以上的住房,上漲率將限制在不超過8%。北京市通州區則對名為「商務型公寓」的房地産實施限購。
自中國經濟減速態勢趨於明顯的2014年以來,以支撐房地産行情為目的,相關當局多次實施了降息及放寬房貸限制措施。2015年下半年股價暴跌,個人的投機資金流入沿海地區的大城市。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深圳房價上漲了60%,上海的漲幅也達到30%,走向泡沫的趨勢愈發明顯。
![]() |
一方面,中國經濟對房地産的依賴進一步加大。2016年一季度房地産行業的增長率為9.1%。反超金融業,在各行業中躍居第一。在國內生産總值(GDP)實際增長率只有6.7%的情況下,房地産成為維持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火車頭。
在上海市中心,10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住宅價格超過500萬元已經不足為奇。如果任由房價高漲,不僅會引起民眾的不滿,還會在行情惡化時對金融系統造成嚴重打擊。政府在遏制部分城市房地産投機的同時,還要阻止整個市場行情惡化,不得不進行非常艱難的調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 張勇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