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削減粗鋼産能6500萬噸
2017/02/20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2月17日宣佈,中國2016年削減粗鋼産能達6500萬噸。較當初4500萬噸的目標超出40%,響應了日美歐的削減要求。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向企業施壓,要求將工廠轉移至美國一事,苗圩表示,「‘引進來’也好,‘走出去’也好,最終還是由企業來決策,不是由我們政府這些部門來決策的」。
![]() |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 |
中國2015年底的粗鋼産能約為12億噸,2016年的削減幅度規模相當於全國整體産能的約5%。中央將去産能定位為優先課題,各地方強烈要求企業去産能。據稱,鋼鐵業集中的河北省削減了3300萬噸,遼寧省削減了600萬噸。
另外,中國還通過行業重組推進了設備整合。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大型國有企業寶鋼集團與武漢鋼鐵集團合併,加速淘汰老式設備。受此影響,建築業使用的代表性鋼材價格在2016年底價格漲幅達到了1年前的70~80%。此外,2016年鋼鐵企業的利潤總額擴大至2015年的3倍。
削減産能不僅幫助中國國內大型鋼鐵企業改善了業績,還響應了來自全球的去産能要求,助推國際鋼材價格上漲。中國政府計劃今後繼續加速去産能。此前,2020年前的去産能目標為1~1.5億噸之間,現在明確設定為接近上限的1.4億噸。
關於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經濟政策,苗圩指出,「我們對這些政策也還在密切關注,但是不會影響到中國製造業大的發展格局。究竟是把更多的工業産品放在銷售地生産,還是放在非銷售地生産,它有客觀的規律性,企業搬遷也一定要考慮到這些諸多因素」。同時進一步強調,「我們擴大對外開放的目標不會變,在今後的發展當中,我們還會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今後我們還會繼續堅持「引進來」這條政策,鼓勵更多的國外企業到中國來發展,來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