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粗鋼産量佔全球一半,受其産能過剩影響,鋼鐵行業「寒冬」仍在持續。國際鋼鐵協會主席沃爾夫岡·埃德(Wolfgang Eder)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全球性粗鋼産能仍過剩30%以上。此外他表示,中國化解設備過剩,「需要一代人的時間,而不是幾年」。沃爾夫岡·埃德對政府向經營不善的鋼鐵企業提供財政支援的做法提出批評,強調要以民企競爭為主。
 |
沃爾夫岡·埃德 |
2015年全球粗鋼産量同比減少2.8%,減降至16億2280萬噸,時隔6年首次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粗鋼産量時隔34年首次出現下降,2016年1~6月也同比減少1.9%,呈持續減少傾向。
受市場行情低迷影響,大型鋼鐵企業4~6月業績惡化。日本新日鐵住金和美國最大鋼企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均陷入虧損,德國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也出現收益減少。埃德表示「為達到供需平衡,有必要削減産能和産量。全球産能存在30~35%過剩」。
在最大的産能過剩地中國,國有企業寶鋼集團與武漢鋼鐵集團表示開展整合談判。埃德稱「不對個別企業進行評論」,不過「一般來説,中國鋼鐵行業或將出現更多合併與收購」。
埃德指出,企業重組的效果,「將有助於關停工廠、削減産能和改善成本結構等」,同時還表示「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真正化解産能過剩需要一代人時間而不是幾年」,認為産能過剩問題將走向長期化。
歐盟正討論是否承認中國屬於WTO定義的「市場經濟國家」,但歐洲鋼鐵業界以中國通過政府補貼向海外出口廉價鋼材為由表示反對。埃德表示「雖然中國的情況較為明顯,不過無論哪個國家都應該遵守國際規則,公平競爭,避免引發質疑」。
關於英國決定脫離歐盟,埃德表示「要想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加盟國、中日以及印度競爭,就連法德兩國都尚且規模太小」,強調了整合的重要性。對於英國脫歐的直接影響,他指出「如果英國利用英鎊貶值來擴大出口,將對歐洲大陸構成壓力,不過或許只有短期效果」。
鋼鐵作為主要産業很容易受到政府干預。除了中國政府對鋼鐵企業提供補貼,在英國方面,印度塔塔製鐵計劃出售英國業務,英國政府為了維持就業,計劃提供財政支援。
埃德表示,「我1978年入職時奧鋼聯集團(Voestalpine)是國有企業,所以我很清楚政府和政治家的思維方式」,同時強調「堅決反對政治干預産業活動。國家的職責應集中於構築公平透明的法制框架」,表示即使市場行情低迷,也應該以民企競爭為主。
沃爾夫岡·埃德:2004年起擔任奧地利最大鋼鐵企業奧聯鋼集團CEO。2009~2014年兼任歐洲鋼鐵協會主席,2014年起擔任國際鋼鐵協會主席。現年64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加藤貴行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