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環保去泡沫 中國經濟「質」為先

2017/10/20


  中國2017年7~9月實際GDP增長率為6.8%,與4~6月相比出現0.1個百分點的小幅減速。由於利率上升和當局的泡沫治理措施,民間投資和房地産銷售放緩。環保規定的強化給生産投下陰影,呈現出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等財政投資支撐整體經濟的局面。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方針是重視增長的「品質」。在經濟緩慢減速的背景下,優先環境改善。

 

  這是增長率自2016年1~3月以來、時隔6個季度首次放緩。原因之一在於利率的上升。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為了抑制房地産投資過熱等,自年初起引導市場利率上升,這一行動波及到了住房貸款利率等。此外,各地方政府嚴格限制了房地産的購買和出售。

 

  

  1~9月房地産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0%,與1~6月的16%相比有所放緩。9月單月低於上年。尤其是一線城市明顯下滑,北京9月二手房的成交量降至3月的約3分之1。北京的房地産仲介感嘆:「價格也開始下跌,買方持觀望態度」。此外,民間投資1~9月僅增長6%,出現減速,拖了投資整體的後腿。這是因為利率上升壓縮了企業利潤。

 

  此外,環保規定也在産生負面影響。此前,通常是中央搖旗吶喊,地方政府則更重視經濟增長和稅收,對於企業的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隨著以1萬人規模查處對企業違規不作為的地方官員,自2017年前後起環境保護部門的督查工作變得極為嚴厲。

 

  外交相關人士表示,「在河北省等地,排水和廢氣只要略微超過環保標準,就會不留情面地停工和關廠」。從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來看,環境負荷巨大的水泥、乙烯和焦炭等表現低迷。

 

  不過,經濟整體仍表現堅挺。「6.5%左右」這一全年增長目標的達成已成定局,全年增長率有可能高於2016年(6.7%)。此外,貼近經濟實際感受的名義GDP增長率也達到11%,維持了較高水準。

 

  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支撐作用。1~9月同比增長20%,佔投資整體的比率達到22%,處於歷史最高水準。2016和2017年曾實施大規模的企業減稅,積極通過財政政策加以刺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中國的「廣義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2017年達到12.6%,連續2年超過12%。

 

  習近平在18日的黨代會工作報告中,針對中國經濟表示,「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有分析認為,只要沒有經濟急劇失速的風險,中國就將繼續堅持抑制房地産泡沫和嚴格的環保規定。黨代會結束之後,中國經濟增長或將緩慢減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