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下的人民幣貶值與股市下滑

2018/07/02


       人民幣正在迅速貶值。上海外匯市場629日收盤為1美元兌6.6246元,貶值至201711月以來、時隔7個月的最低水準。6月全月跌幅超過3%,超過推進「新匯改」的20158月的2.7%。除了美國加息和中國經濟減速之外,中美貿易摩擦也産生消極影響。此外,認為中國政府容許人民幣貶值的看法也推動了貶值。

 

上海股票市場6月全月下跌8%(reuters)

 

       此外,上海股票市場也逐步下跌。上證綜合指數629日收盤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反彈至2847.4點。雖然時隔5個交易日實現反彈,但仍處於2年來的最低水準。6月全月跌幅達到8%。

 

       市場擔憂經濟減速

 

       加強拋售人民幣的動向始於6月中旬。中國政府614日發佈的5月經濟指標表現疲軟,對經濟減速的警惕感升溫。由於美國加息,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原本就容易面臨貶值壓力。人民幣自2018年年初起,對美元出現升值,但最近2周內貶值2.9%,抵消了此前的升值幅度。

 

       此外,貿易摩擦也是人民幣貶值的原因。美國615日確定了500億美元的對華懲罰性關稅的産品名單。認為中國貿易順差減少、經濟增長放緩的觀點浮出水面。624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確定了繼4月之後的貨幣寬鬆措施,由於貨幣供給增加的預期,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為了支撐經濟,中國政府正在容許人民幣貶值。這是因為,雖然市場上人民幣賣盤加強,但央行截至前一週仍將作為交易大致基準的中間價設定為低於市場參與者看到的即期價格。這是出於通過人民幣貶值來降低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價格,抑制美國徵收25%的制裁關稅打擊的想法。

 


       2018年年初達到1美元兌6.5元的人民幣匯率到3月底升值至1美元兌6.27元。當時貿易摩擦的正式磋商仍未啟動,市場認為,為了避免在談判中被美國批評為誘導人民幣貶值,中國誘導了人民幣升值。針對此次人民幣貶值,有觀點指出是因為磋商未達成妥協,在匯率上無需再顧及美國。

 

       美國追加關稅的啟動日期76日逐漸臨近。中國商務部相關人士透露,「中美為避免啟動關稅,正通過各種渠道繼續展開私下溝通,但中國同時在推進拉攏歐洲等應對舉措」。例如,央行貨幣寬鬆的實施日期是美國追加關稅啟動的前一天75日。人民幣貶值也有可能是應對關稅啟動的準備。

 

       如何防範危機

 

       與中國領導層關係密切的政府所屬研究人員6月下旬發佈的報告指出,金融危機極有可能發生,引發了關注。報告還指出,如果大企業倒閉,應迅速進行國有化以防範危機。目前股價下跌和人民幣貶值同時發生,令人聯想到資本外流,有可能像2015~2016年那樣,難以對拋售人民幣踩下煞車。

 

       日本大和總研的首席研究員金子實指出,「中國貨幣相關部門也最擔憂人民幣出現暴跌」。在629日跌至1美元兌6.64元之後,人民幣以不自然的走勢升值。可能是相關部門進行了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的外匯干預。對目前流向海外的資金的資本管制也似乎再次加強。

 

       2015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招致全球股價下跌,中國的應對遭到各種吐槽。在避免市場混亂和美國批評的同時,如何引導人民幣緩慢貶值?中國應對的方向盤似乎很難掌握。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