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波及中國物價,政府最關注大豆
2018/10/17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逐步擴大到中國市場上。不僅是産自美國的進口汽車,被中國列入關稅制裁對象的化學産品和紙製品、飼料等生産原料也出現漲價。中國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2.5%,漲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中國政府正加強對物價穩定的警惕。
漲價的不僅是美國車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的CPI漲幅比8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達到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主要受惡劣天氣影響,食品類的價格上漲顯著,另外原材料等廣泛領域的漲價也較為突出。
![]() |
據中國媒體報道,德國大型日化企業漢高的中國法人從10月份起對於在中國銷售的黏合劑等進行提價。在發給交易夥伴的通知中,對於提價原因列舉了中國追加的制裁關稅和匯率變化等。
黏合劑及作為其原料的化學産品被認為是從美國進口的。儘管此次未公佈漲價幅度,但漢高剛剛在7月份實施了平均16%的漲價。有人擔心此次漲價會導致客戶流失。
美國大型化學及辦公用品企業3M的中國法人也把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産品提價3~5%。據中國媒體報道,在3M公司發給客戶的通知函中,對漲價原因列舉了原材料價格和人工費用上漲、匯率變化。
![]() |
由於3M面向智慧手機供應材料,因此有觀點認為也將導致手機價格上漲。熟悉IT(資訊技術)産品的分析師指出:「如果中美貿易戰激化,估計將對席捲全球的中國手機廠商的營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造紙企業也陸續決定提價。以往需要從美國大量進口廢紙作為造紙原料,隨著廢紙也成為關稅制裁對象,中國理文造紙等從8月份起決定對部分産品進行提價。
各産品漲價幅度不同,估計多數提價3%左右。此外據中國媒體報道,在塗料和建築材料等領域,採用美國産化工品的中國企業也因制裁關稅等原因通知客戶進行提價。
由於中國的報復性措施,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從15%提高到40%,進口美國車的企業決定提價。美國特斯拉轎車「Model S」等的售價提高了2成左右。最低版本的「Model S」轎車售價從約71萬元修改為約85萬元。德國寶馬和德國戴姆勒也將進口銷售的美産SUV進行了4~7%的提價。
警惕大豆飼料漲價波及豬肉
中國政府正千方百計穩定物價。尤為關注對廣泛食品價格産生影響的大豆的價格波動。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有可能加劇民眾的不滿。
9月下旬在中國東北部的糧倉地帶黑龍江省,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了農業研究設施,針對大豆的生長狀況還詢問了研究人員。
中國在意大豆的生長狀況也不難理解。大豆是食用油的原料,大豆渣成為豬飼料。在中餐中,大量使用油和豬肉,因此大豆價格上漲將直接推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上升。
中國國內大豆消費量的近9成依賴進口,其中3分之1是美國産。但是,由於和美國的貿易戰,自7月起對美國産大豆加徵了25%的額外關稅。意在動搖作為美國總統川普支援基礎的大豆種植戶,但這是與國內物價上升風險為鄰的「猛藥」。
![]() |
北京市內超市的豬肉賣場 |
中國消費者對豬肉和食用油的價格很敏感。豬肉價格目前與上年持平,但比半年前上漲了約4成。成為豬飼料的大豆渣的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2成,正在擠壓養豬企業的經營。據中國媒體報道,每頭豬出現200元的虧損,中國政府通過補貼等的發放來支援養豬企業的經營,同時試圖穩定豬肉價格。
另一方面,大豆的進口單價由於減少廉價的美國産大豆進口、增加價高的南美産進口等原因,截至4~9月連續6個月高於上年同月。
中國也將採取降低大豆進口依存的手段。正在增加替代大豆渣的菜籽和葵花籽渣的進口,同時減少加入豬飼料的大豆渣。還將增加補貼,在黑龍江省等地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增加國內生産。
通過一系列對策,力爭使2018年大豆進口量比2017年減少1千萬噸以上。2018年1~9月大豆進口量僅比上年減少140萬噸,全年能否達成目標仍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多部田俊輔、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