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季度中國經濟有不尋常變化

2019/01/22


      中國經濟明顯減速。2018年實際增長率為6.6%,創下2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2018年第四季度(10~12月)下滑至6.4%。雖然僅較第三季度下滑0.1個百分點,但消費等主要指標在中美貿易戰影響全面擴大的秋季以後快速發生變化。中國的債務問題也帶來影響,2019年增長率下滑毋庸置疑。危機感增強的中國正抓緊通過減稅和金融寬鬆政策來避免經濟減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21日召集中央及地方官員等開會,強調「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運作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下達指示要對經濟運營密切關注。

 

 

      全年增長率創下了受1989年事件影響而導致經濟低迷的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2018年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創下自雷曼危機暴發後的2009年一季度以來,時隔9年零9個月的新低。不過,要想了解事態的嚴重程度,需要觀察個別的指標。

 

      比如零售銷售額。統計精度較高的中型以上企業的增長率在初春時為9%,到11、12月下降到2%左右,考慮到物價上漲,實際為零增長。進口也從10月的增長21%到12月一舉轉為減少8%。批發物價指數的增長率12月也下滑到0.9%。可以看出內需出現了變化。

 

      從秋季開始,主要産品的産量也在減少。除機器人和工具機等美國決定加徵關稅的産品外,智慧手機和汽車的産量也低於上年水準。因銷售低迷,産品庫增加,結果企業不得不減産。

 

       在中國中部的河南省鄭州市。1月初,筆者走訪了全球最大的蘋果iPhone組裝工廠,廠內十分冷清。據稱,運營這家工廠的鴻海精密工業從去年10月左右開始裁員5萬人左右。就業惡化也是導致消費進一步下滑的主要原因。

 

       其影響還波及到了日本企業。日本電産在華的車載及家電電機銷售出現減速。該公司下調了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的業績預測。工業機器人廠商安川電機也在1月10日第二次下調業績預測。日本電産會長永守重信認為,「11、12月發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

 


 

       從2018年初開始全面啟動的壓縮債務也帶來了影響。中國當局嚴加管束的「影子銀行」在2017年的融資額為3.6萬億元,2018年償還額超過了借貸額。約100萬億日元的信用收縮給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帶來打擊。2018年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從2017年的增長19%下滑到增長4%,債券的債務違約也創下了新高。

 

河南鄭州的高鐵建設現場

 

      中國目前的經濟減速,正在逼近中國經濟非常嚴峻的2015年的水準,但內容方式不同。2015年是擁有過剩設備的大型國有企業低迷,但2018年是對出口依賴度較高的下游民間企業和外資企業深陷困境。

 

      多數經濟分析師認為,2019年中國增長率在6%以上。目前,中國當局對公共投資的財政預算十分慎重,如果增長率一度低於6%,有可能採取不計代價的經濟刺激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