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刺激政策見效
2019/04/18
中國經濟增速暫時停止放緩。4月17日發佈的2019年一季度(1~3月)的實際增長率為6.4%,與2018年四季度(10~12月)持平。政府出台的經濟刺激政策産生了效果,3月製造業的景氣感、生産等指標均有所改善。不過企業和個人對貸款的依賴再次增強等,內需依然脆弱。今年下半年經濟復甦的持續力存在擔憂。
![]() |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從增速看,一季度GDP增長6.4%,明顯好于市場預期,市場預測有的是6.2%,有的是6.3%」。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長率自2018年一季度(1~3月)以來時隔4個季度首次停止減速。
3月個別景氣指標的改善也超出預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5,時隔4個月再次超過50的榮枯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為4年零8個月來的最高值。
![]() |
中國山東省的住宅建築工地 |
對經濟回升起到拉動作用的是中國政府從2018年秋季開始出台的經濟刺激政策。去年10月之後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使8400萬人無需再繳納個稅。1~3月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增長了4.4%。
核心稅種增值稅的減稅政策從4月開始實施,5月起還將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預計主要將減輕製造業的負擔,可能帶動設備投資出現擴大。
不過,依賴刺激政策也將帶來副作用。3月的生産情況表現堅挺的是與公共項目和住宅建設緊密相關的水泥(增長22%)、粗鋼(增長10%)和玻璃(增長8%)等行業。「厚重長大」型行業的復活很可能導致過去通過淘汰過剩設備來提高經濟效率的政策失效。
一方面,作為産業支柱的手機(減少7%)、汽車(減少3%)和半導體(減少2%)的生産則低於上年同期。被美國加徵關稅的工具機和機器人也呈現持續減少傾向。
![]() |
依賴貸款的成長模式也出現復活跡象。1~3月企業和家庭的新增貸款額為8.18萬億元,從季度數據來看創歷史最高紀錄。中國政府為了消除金融危機的風險,從2017年開始正式壓縮債務,但是當前由於擔心經濟減速導致該政策被擱置。
2018年3月受春節長假影響,生産和出口表現疲軟。今年3月經濟迅速復甦也受到1年前的比較值較低的影響,有必要密切觀察4月之後的數值。有聲音指出,4月上旬生産活動的勢頭不及3月。
此次的經濟刺激政策是2008年「4萬億元對策」以來中國第4次出台經濟刺激政策。中美貿易戰走向長期化,中國的出口還看不清恢復跡象。依賴刺激政策的經濟復甦也將漸漸迎來極限。中泰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下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恢復,但是欠缺強勁勢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