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幅擴大新基建投資
2021/01/25
中國將大幅增加對高速通信標準「5G」通信網和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政府和企業的合計投資額在截至2025年的5年裏預計達到約10.6萬億元。著眼於與美國的高科技摩擦的長期化,中國希望在充分利用企業資金的同時,完善産業基礎。一方面,需要的零部件和技術依賴美國的情況仍很多,中國方面也出現了摸索與美國拜登新政權改善關係的趨勢。
![]() |
中國將新一代基礎設施稱為「新基建」,主要分為7個技術領域。除了5G基地台建設、大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AI)等IT領域之外,還包含高效傳輸大容量電力的特高壓電網、在城市圈內跨城市運作的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電車等。
地方政府發揮主導作用
據中國政府旗下的研究機構「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統計,2021~2025年對新基建的投資額政府與民間合計將達到10.6萬億元。據稱佔到中國社會基礎設施投資的約10%。美國調查公司高德納的預測顯示,全球對通信服務和數據中心等IT的支出到2021年達到3.7548萬億美元。雖然無法單純比較,但中國的投資額在世界範圍內並非特別突出。不過,據中國銀行估算,2020年的新基建投資額達到1.2萬億元,預計2021年以後每年將投入接近2020年2倍的資金。
主導新基建投資的是中國的地方政府。在南部的廣東省,今後數年將投入1萬億元。包括擴充5G基地台和純電動汽車(EV)充電樁、完善自動駕駛的試驗用道路、新建200個燃料電池車(FCV)加氫站等,相關項目超過700個。
而在東北部的吉林省,新基建相關的投資額到2025年有望超過1萬億元。北京市、上海市等其他主要城市和各省的政府也分別制定了為期3~5年的計劃。
第一時間推進建設的是5G通信網。基地台累計超過70萬個,作為單個國家達到世界最大規模,但據稱要覆蓋全境,需要600萬個以上。肩負一線建設任務的是中國移動等國有通信運營商。
網際網路相關的中國民營企業也在加深參與新基建和運營。騰訊控股2020年5月宣佈,在5年裏向新基建投入5000億元。將投資於雲平臺、AI和5G等廣泛領域。阿里巴巴集團也在2020年4月透露,對於數據中心建設等在3年裏投入2000億元。
中國尋求支撐經濟
中國領導層的意圖是支撐因新冠疫情而遭受打擊的經濟、振興高科技産業。在2020年5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表示,為促進消費和推進結構改革,「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11月發佈的2021~2025年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草案也明確提出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定為重點項目之一。
美國的川普前政權一直在加強對5G和AI相關的中國企業的零部件和技術的出口管制。預計拜登新政權也將警惕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限制能否較早放寬仍不明朗。中國政府和民間將攜手打造新一代産業的基礎,應對高科技摩擦的長期化。不過,很多中國高科技企業仍在對高水準高的美國企業的半導體和軟體等加以利用。
![]() |
中國將加速5G等「新基建」(2020年11月,廣東省廣州市的展會) |
中國還提出被稱為「雙迴圈」的新發展模式,試圖降低對海外的依賴,但如果進展不順利,新基建也有可能延遲。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1月2日刊登的新華社的採訪中表示,「中美關係已經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開新的希望之窗」,向拜登政權送出秋波。
在中國國內,對過剩投資的擔憂也浮出水面。中國《學習時報》針對新基建刊登了題為「新基建要重視民間投資」的文章,指出「要避免出現以往政府部門在傳統基建領域的主導地位」、「新基建更應由市場來主導」等觀點。還有專家指出,應避免地方政府為爭取政治成果和麵子而實施的投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