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力爭2035年成為中等已開發國家

中國力爭2035年成為中等已開發國家

2020/10/30

PRINT

     中國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於10月29日閉幕。會議確定了2021~2025年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骨架等,提出了到2035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準」的目標。應對中美摩擦的長期化,力爭擴大消費等內需,自主實現穩定增長,但道路艱險。

   

     會議自26日起在北京市內召開。中國在五年規劃中提出中期經濟運作方針。此次還確定了截至2035年的長期目標,新華社29日發佈了公報。

   

上海街頭

 

     中國每人平均GDP在2019年超過了1萬美元。中等已開發國家被認為考慮的是在3萬美元左右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提及4億的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考慮到美國的高科技封鎖,提出「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為了長期目標的實現,新的五年規劃將「雙迴圈」定為支柱。計劃借助以貿易為核心的「外」和以消費為支柱的「內」這2個經濟迴圈實現增長,但重點放在「內迴圈」上。新規劃寫明「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

   

     中國改革開放的重點在於「外」。吸引外資,作為「世界工廠」,通過出口主導實現高速增長,前提是穩定的中美關係。但中美之間出現貿易戰和主導權之爭等。

   

     公報提出「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暗示了目前美國主導權的動搖。指出「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力爭打造即使國際秩序難以預料,仍能靠自身保持穩定增長的經濟。

    

 

      中國首先將加快內需的擴大。規劃提出「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中國的個人消費佔GDP的比率僅為39%,低於達到5~7成的日美德,增長空間巨大。下一個規劃提出「推動高品質發展」。具有2021~2025年經濟增速力爭達到年5%左右的方案。

     

     在供給方面,倡導「科技自立自強」,將推進尖端技術的自産化。意識到美國的禁運,提出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以2013年為頂峰,隨後減少,2019年的出生人數降至58年來最低水準。此前出現在五中全會上放寬生育限制的猜測,但並未提出具體政策。如果少子老齡化加劇,與構想相反,內需可能縮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2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