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如此脆弱?
2014/02/21
![]() |
這是時隔約8個月重啟正回購操作。在阿根廷貨幣披索暴跌導致世界市場出現動搖的1月下旬,人民銀行向市場注入了2550億元,但目前卻在加快回籠「氾濫的資金」。這反映出考慮到處於銀行體系之外的不透明的金融交易(影子銀行)不斷擴大,人民銀行已經開始抑制流動性膨脹。
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雖然過剩資金蠢蠢欲動,但經濟復甦速度緩慢。好像是為了證實這一點,英國匯豐銀行(HSBC)20日發佈的2月PMI降至48.3。繼1月之後再次低於作為榮枯線的50。
春節長假已經結束,已迎來製造業生産全面復甦的時期。但相關人士透露,「沿海地區發電站的煤炭庫存正在增加」。這是因為工廠的産能利用率遲遲沒有提高,電力需求未能增加。
中國主要鋼鐵企業的鋼材庫存量截至2月上旬比1月底增加了2成。企業不但沒有開始增産,反而為應對需求減少而加快壓縮庫存。
政府或許會啟動經濟刺激政策……,在市場部分人士中流傳著這樣的猜測。但中國正致力於推進旨在促進增長的經濟結構改革,以有效發揮市場活力。依賴政府投資的增長模式可能進一步導致資金過剩。
中國面臨泡沫風險和過剩産能問題的遠因是2008年雷曼危機後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過剩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流向了地方的基礎設施開發和房地産投資領域,而中小企業卻缺乏必要的資金。財富分配不均將扭曲中國的資金平衡。解決資金氾濫和資金不足的問題並不容易。
(菅原透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