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再次推遲納入A股會有何影響
2016/06/16
![]() |
A股是在中國本土上市的人民幣計價股票。如果決定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養老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有望流入人民幣。這是繼2014年和15年之後MSCI第3次推遲接納A股。
MSCI指出「投資資金的本國匯款等存在限制」。在此基礎上指出「看清改革的實效性還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決定推遲接納A股。
和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一樣,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象徵,中國希望A股被納入MSCI指數。中國當局與MSCI成立工作組,顯示出欲簡化外國人投資框架取得手續的改革姿態。但是,MSCI以改革不充分為由,再次推遲接納A股。
2015年6月達到頂峰的股市泡沫破裂和人民幣貶值之際,中國當局多次採取強硬手段,導致市場不信任感出現膨脹。「不清楚會做出什麼法律以外的舉措」(日本的資産運營公司)的擔憂阻礙了人民幣的國際化。
拋售人民幣的動作也再次升溫。在中國大陸休市的6月10日,在離岸市場上出現賣盤湧入,人民幣匯率下跌至1美元兌6.6元左右的局面。
1月之後人民幣匯率被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大規模賣盤動搖。中國當局不僅在本土市場,還在香港市場實施匯率干預舉措,強化了企業的匯兌限制等貨幣防衛對策。春季之後人民幣行情逐漸恢復穩定,不過最近「市場開始意識到實體經濟的疲軟」(中國大型銀行)。
15日在中國本土市場上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也實施了買入人民幣的匯率干預。也有觀點擔憂過度的干預將損害信任,反而將加劇資金的流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