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納入MSCI能否消除中國政府隱憂

2017/06/22


      6月20日,美國股價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國希望從海外吸收投資資金,減輕對持續不斷的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擔憂。不過,當前預計資金流入額還不到200億美元。要想實現擴大被納入的股票,課題在於如何放寬和廢除其餘的規定。

 

      在傳出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這一消息的6月21日早上,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立即通過政府媒體發聲,稱將對資金流入有正面作用。

 

      如果人民幣結算的A股買家增多,能抑制人民幣貶值和外匯儲備減少。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截至5月已經連續4個月增加,但依然停留在比峰值時少9千億美元的水準上。為了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容易貶值,中國還改變了規則等,危機感非常強烈。

 

      MSCI從2014年就開始討論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沒有立即實現。原因是,「中國為放寬規定所做的努力半途而廢」(投資銀行)。2016年風向開始發生變化。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沒有停止跡象的情況下,中國開始著手解決MSCI提出的問題。

 

      2016年年底,深圳和香港市場開始實施代銷買賣訂單的相互交易。在以前的制度下,海外投資者使資金回流本國時會受到限制,但通過相互交易實現了自由。將包括A股在內的指數商品化時需要提前獲得當局批准的規定也「得到放寬」(MSCI)。

 

      中國A股的總市值目前達到52萬億元,海外投資者紛紛指出:「要想推進國際分散投資必須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國的努力與投資者的希望推動了MSCI的行動。

 

      不過,「從國際上來看,停止交易的股票非常多」(MSCI),制度和規定方面存在不少問題。MSCI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今後A股能否增加被納入要取決於中國後續實施的規定放寬情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