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自主「太空基地」的路上前進
2016/09/18
天宮2號於9月15日下午10點4分,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2號F」火箭發射。16日之前按計劃進入高度近400公里的軌道。
![]()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月15日晚「長征2號F」發射瞬間 (xinhua-kyodo) |
在2017年4月之前,中國將發射首艘太空補給船「天舟1號」,啟動向天宮2號補給燃料的試驗,逐步驗證太空人長期停留的宇宙太空站的建設和運營不可或缺的技術。
中國2011年發射了「天宮1號」,隨後曾2次成功實現載人交會對接。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表示,天宮2號已經發展為能進行更尖端試驗的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中國領導層對太空開發持積極態度,提出在2030年之前成為與美國和俄羅斯並駕齊驅的「宇宙強國」的構想。在載人太空飛行領域,通過神舟11號進行了6次,2013年12月使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進行了地質調查。
這些均取得成功的,除了美俄之外只有中國。宇宙太空站將在2018年前後啟動建設,2022年前後建成。此外,還發佈了帶回月球表面土壤的探測器,並計劃進行火星探測。
不過,在日本和美國,強烈擔憂中國的太空開發構成安全保障上的威脅。日美等國運營的國際太空站(ISS)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隨後將處於中國壟斷載人宇宙太空站的狀態。火箭和宇宙飛船的誘導技術可以用於彈道導彈的開發。
據新華社報道,武平在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天宮2號的發射邀請了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歐洲航太局(ESA)等的代表。對國際合作顯示出積極姿態,但並未提及與日美的合作。
發射天宮2號的15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國媒體大張旗鼓報道了發射的成功,似乎還希望借此弘揚國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