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奔向太空
2015/01/07
「即使地球上紛爭不斷,太空也仍充滿和平」,人們一直這樣認為。不過,如今即使在太空,中美等國的軍事博弈也已拉開序幕。日本似乎也難置身事外。
太空戰並非無稽之談
美國科羅拉多州以擁有全美屈指可數的滑雪渡假地而聞名於世。不過在位於該州的落磯山脈的山腳下,有一個名稱獨特的美軍司令部——空軍太空司令部。這是一個由4萬多人組成的精銳集團。其任務是保衛太空,即利用軍事衛星和地面上的雷達網,監測是否有可疑衛星或物體飛過,同時從太空中監視是否有導彈發射的跡象。
![]() |
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美軍基地發射的高性能偵察衛星(圖由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提供) |
2014年12月5日,在華盛頓市內的一個早餐會上,該司令部的司令、空軍上將約翰·海頓(John E. Hyten)面帶憂慮的表示:「我們不希望在太空發生戰爭。但是,必須做好應對這種戰爭的準備」。
太空戰並非無稽之談,這種緊迫感正在美軍內部擴散。其起因可追溯到2013年5月發生的「大事件」。
據美國國防部稱,中國當時進行了衛星攻擊武器的試驗。首次成功將用於破壞衛星的火箭發射到了接近最高的地球靜止軌道(約3萬6千公里)的位置。
中國2007年已在試驗中成功摧毀了位於距離地球數百公里軌道的衛星。如果2013年的試驗屬實,意味著中國軍隊正進一步提高能力,事實上正在完成可摧毀位於所有軌道衛星的武器。
另外,在2014年7月,中國再次進行了旨在攻擊衛星的試驗。
中國政府2013年解釋稱是「觀測試驗」,而2014年則稱是「導彈防禦」試驗,而美國政府相關人士則表示:「根據所有數據,美國堅信(中國進行的)是衛星攻擊試驗」。
美國的擔憂之所以日益強烈,是因為對於龐大的美軍來説,衛星就好比是至關重要的「中樞神經」。
美軍的很多作戰都依賴衛星。遠端通信、戰鬥機和無人機的運用、地上監視、導彈誘導也不例外。「如果衛星遭到破壞,美軍的機能將陷入癱瘓」,多位前美國國防部高官都如此表示。
美軍目前使用的衛星主要分為3類,即位於距地球數百公里的近地軌道的偵察衛星、距離2萬公里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距離3萬6千公里的通信衛星。而監測導彈發射的預警衛星也距離地球3萬6千公里。
中國威脅美國的中樞神經?
反過來説,中國為了對抗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美軍,已經開始瞄準美軍的「中樞神經」。中國還被認為正在開發雷射型破壞武器。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