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版達沃斯」漸失存在感
2017/03/27
以亞洲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界要員參加的博鰲(海南省)亞洲論壇於3月26日結束4天的日程閉幕。自2012年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這是中國領導層的一第二號人物、即國家主席和總理首次均未出席該論壇。中國存在形形色色的國際會議,博鰲如果無法突出特色的話恐怕會被埋沒。
![]() |
在海南省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4日) |
博鰲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的主導下舉辦。針對瑞士每年1月份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會議),中國打算將其打造成「亞洲版達沃斯會議」。這是事務局設在中國的首個國際會議。
在習近平政權下,此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每年都輪換出席該論壇,但今年在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的是副總理張高麗。張高麗在中國共産黨內排名第七,在國家最高領導層的政治局常務委員中也處在最低位。今年的與會者為2000多名,低於習近平出席論壇的2015年(約2800人)和李克強出席的2016年(約2100人)會議。「感覺比往年冷清」(出席論壇的日本企業關係人士)
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有兩點。首先是5月份將首次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導的經濟圈構想,是習近平領導層推進的政策。中國政府將該峰會定位為2017年最大的外交活動,熱情邀請了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的首腦參加。瞄準五年一度實施最高領導層換屆的秋季黨代會,習近平被認為想使該峰會取得成功。博鰲論壇的關係人士表示,「為了儘量讓更多的首腦參加一帶一路,‘大人物’在5月之前似乎要留出時間」。
另一個原因是正以4月上旬舉行為目標進行協調的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的首次中美首腦會談。為了做好週全的會談準備,習近平可能不能離開北京。也有觀點認為,「如果習近平接連高調參加3月底的博鰲和4月上旬的中美首腦會談,可能會在秋季的黨代會即將來臨之際引起黨內元老們的反感」。
不單單如此。背後還有提出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的美國川普總統的出現這一結構方面的問題。
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在3月25日的開幕式上,張高麗副總理在演講的一開頭就表示,亞洲國家堅持擁抱而非排斥經濟全球化,始終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支援者。對川普進行了牽制。同時還提到,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重要演講……。沿用了習近平在達沃斯會議上呼籲「支援全球化」的演講內容。
自川普上任以來,中國開始取代美國扮演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守護者」的角色。美國政府相關人士無法在公開場合表達與總統不同的方針。因此中國在達沃斯這樣的國際會議上發聲變得容易。而且此次博鰲論壇的主題就是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張高麗引用習近平在達沃斯會上的講話,象徵著以對抗達沃斯會議、打造「亞洲版達沃斯」為目標的博鰲論壇開始與達沃斯會議走向同質化。
討論的內容也十分低調。著眼今年秋季的黨代會,博鰲論壇全面沒有釋放對中國經濟的擔憂論調。張高麗曾在3月中旬於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論壇上提及房地産泡沫問題,但是在此次論壇上卻完全沒有提及。當前的中國經濟借助鉅額的基礎設施投資依然表現堅挺,但是債務過剩、房地産泡沫、資金外流所帶來的人民幣貶值等結構問題堆積如山。在博鰲論壇上接受記者採訪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指出,雖然中國政府出台了資本限制、調控房地産市場和調整金融政策等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反而加深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扭曲。
但是,此次論壇上僅少數人作出此類發言。在博鰲論壇上,正面承認中國結構問題的聲音很少、缺乏依據的樂觀論居多。在討論房地産泡沫問題的26日的分科會上,某大學教授與民間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存在泡沫後,代表政府和共産黨觀點的學者激烈反問道,「具體是哪的房地産?」對不同意見進行了封殺,最後變成了宣傳中國政府主張的討論會。
3月中旬的中國發展論壇、3月下旬的博鰲論壇、5月的一帶一路峰會、6月的夏季達沃斯……。眼下,中國舉辦的大型國際會議越來越多。博鰲論壇可以稱之為中國主導的國際會議的鼻祖,但是今後如果不能突出特色,其存在意義可能受到質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博鰲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