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記者眼中的中國春節之變

2018/03/06


       春節長假已經結束,期間中國零售和餐飲業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表現堅挺,不過「爆買」所代表的盲目消費的傾向則銷聲匿跡。即使在長假期間,人們也會通過網路享受輕鬆出行和便捷生活,休閒方面也傾向於選擇「費用低、距離近、日程短」的目的地。這似乎可以看出,不斷成熟的中國消費者「輕鬆獲得快樂」的需求不斷增強。

 

春節期間快遞到老家等的包裹(遼寧大連)

 

       「回老家總不能空著手吧。但是又要帶孩子回去,不想帶太沉的行李」,劉女士(32歲)在遼寧省大連市工作,春節期間回到了吉林省長春市的老家。

 

       在中國,農曆春節是與國慶節並立的年度最大型商戰。和選擇旅遊等休閒方式的國慶節相比,春節返鄉的人居多,2018年春運旅客流量達40億人次。一般人們返鄉時,都會事先買好送給父母和親戚的土特産以及年貨。

 

       不過,對於帶著1歲的女兒坐火車回家的劉女士來説,拎著大包小包太費勁了。所以這次她提前在網上下單白酒、水果和衣服,將收貨地址設為老家。她笑著説,「包郵,而且很方便。我都想把孩子也打包寄回家了」。

 

 

       據商務部統計,春節期間中國零售和餐飲業的銷售額為9260億元,同比增長10.2%。由於經濟平穩,消費保持旺盛勢頭。不過,百貨店等傳統形態的商品銷售則陷入苦戰。在此背景下,拉動消費增長的是網際網路相關服務。

 

       據中國國家郵政局統計,春節期間郵政行業的日均業務量為975萬件,大幅高於2017年。此外,京東集團統計顯示,水果等生鮮食品的訂單量翻倍。很多消費者像劉女士一樣,提前下單、空手回老家。

 


       和日本的正月(中國元旦)一樣,中國人在家鄉期間的生活,大多是在家看電視、「吃了睡、睡了吃」。因此,在網上點外賣的人迅速增加。據運營餓了麼APP的上海拉扎斯資訊科技統計,春節期間的訂單量、訂單金額均較2017年倍增。其中,貴州省貴陽市(約4倍)、山西省太原市(約3.5倍)等迎來大量返鄉者的地方城市增長尤為突出。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網上支付的使用率較高,相關服務正在全面普及。今後,與網上支付相關的新服務或將拉動中國的消費市場。

 

       海外旅行和電影消費

 

       今年春節期間,共計650萬中國人前往海外旅遊,與增長停滯的2017年相比有所復甦。人氣旅行目的地集中在日本和東南亞等鄰近國家。價格合理、路途不遠的「低近短」特點越來越鮮明,可見踏實的消費者正在增多。

 

       據攜程網統計,春節期間海外旅遊目的地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雖然與中國關係惡化的南韓不在熱門之列,但亞洲壟斷了前5名,其中前3名依次是泰國、日本和新加坡。遼寧大連的旅行社分析稱,「這些國家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旅行費用比其他國家便宜」。據稱,近年來柬埔寨和緬甸也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


      作為日常的休閒娛樂,一度低迷的電影也處於復甦趨勢。據中國電影調查公司藝恩諮詢統計,春節期間的電影票房收入為54億元,比2017年高出近70%。據分析,票房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擁有穩定觀眾群的系列電影新作集中上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連 原島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