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東海轉入持久戰
2014/08/19
「中國開始改變戰術」,日本政府內部最近開始出現這樣的分析。因為中國海監船的動向似乎和以往不同了。
中國海監船進入日本主張的領海次數減半
![]() |
不僅如此,在去年之前曾多次出現的危險動作似乎也有所改變。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中國執法船去年曾有過抓捕日本漁船試圖進行執法,以及切入到日本巡視船前進航線上的舉動。但據稱最近這類行為顯著減少。還有資訊顯示,中國政府已經下達過指示,要求不要強行驅趕日本漁船。
儘管如此,中國領導層對該問題的態度並不是軟化了。中國為舉行兩國首腦會談而開出的條件之一就是日本要承認存在領土問題。而對於日本呼籲建立危機管理機制的磋商則不予理睬。
就像用刀切香腸片一樣,一點兒一點兒地展開攻略,可謂是切香腸戰術。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堅信持久戰對自己更為有利。
南海問題有一定影響
據接近中國軍方的中日關係人士透露,中國負責安全的人員判斷認為:只要增強執法船,維持目前的頻度,就能切實打破日本的實際控制。採取切香腸戰術可以緩和亞洲各國的警惕思想,並且很容易動搖日美的團結。
面對這一戰術,日本將會左右為難。「渲染危機的結果,是加劇了中國的孤立。相反,如果中國減少危險行為,冷靜地進行攻略,日本將很難進行應對」,一名日本防衛省官員這樣説。在預測在東海的對立走向時,還有一個重要變數就是南海局勢。中國從5月起在南海的西沙群島周邊海域進行勘探。儘管作業活動在7月中旬暫告一段落,但遭到了越南的強烈反對,雙方的對立加劇。中國與菲律賓的主權之爭也日趨激烈。這一局勢如果進一步緊張,中國將不得不在南海也配備大量海監船船。相應地就得減少用於東海的船數。一位熟悉中國問題的前美國政府高官認為:「南海的狀況對中國在東海的應對有著很大影響」。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