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業正面交鋒將到來
2015/04/01
![]() |
中國對於向全球推銷高速鐵路持積極態度(kyodo) |
中國企業超過三巨頭
日立意識到的不僅僅是歐美企業。日立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中西宏明在宣佈收購計劃時,明確提及中國大型鐵路車輛企業的動向,稱:「預定今年實施的中國北車集團和南車集團的合併被認為是為了迎戰全球化,這也許將帶來巨大影響」。北車和南車合計的銷售額達到3萬7千億日元,僅從規模上看,已遠遠超過三巨頭。
![]() |
日立被夾在業務基礎強大的歐美企業和新興的中國企業之間,這一「三明治」局面同樣發生在重型電機市場方面。例如,日立與三菱重工在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領域進行了業務合併,成立了合資公司,但在此之前中西會長就曾經表示:「提到重型電機的業務合併,作為競爭對手,外界一般都認為是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但我們同時強烈關注中國企業」。
日企該如何迎接與中國企業的競爭
例如水力發電方面,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裝備了32台70萬千瓦的發電機,總發電能力達到2250萬千瓦。順便補充一下,日本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關西電力旗下的奧多多良木發電站(位於兵庫縣朝來市)的發電能力僅為193萬千瓦。還不到三峽大壩的10分之1。日本整體的水力發電能力合計為4400萬千瓦,也就是説,僅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就能抵上一半。
![]() |
日立的會長兼CEO中西將關注中國企業的動向(2月24日,東京都千代田區) |
日本瑞穗銀行産業調查部的大野真紀子表示,中國擁有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和哈爾濱電氣這三大重型電機企業。據稱,這些企業曾一度進入東南亞等市場,但由於發生了信賴性問題,目前出口業績不佳。不過,這種狀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對於日本的基礎設施企業來説,應該如何迎接與中國企業的競爭?又該如何與之協作?這些都遲早會成為迫切的課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