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被翁山蘇姬擺布?
2016/09/21
中國盛情款待翁山蘇姬
8月17日翁山蘇姬乘坐的飛機降落于陰沉沉的北京機場,地上鋪著厚厚的紅地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機場迎接。翁山蘇姬18日與李克強總理、19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20日翁山蘇姬應邀訪問習近平的祖籍陜西,參觀了世界物質文化遺産。對此,翁山蘇姬笑著表示「中國和緬甸是好兄弟。對於幫助緬甸實現今日的繁榮的中國共産黨做出的貢獻充滿敬意」。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歡迎翁山蘇姬來訪(8月19日 kyodo) |
在訪問中國之前,在緬甸國內擔心中國將激烈反應的聲音很強烈。原因是在緬甸北部克欽邦中國電力投資集團(CPI)推進的密松水電站建設項目被認為將成為中心議題。在軍政時代末期的2009年啟動的該項目是象徵中緬兩國蜜月關係的案件,當時緬甸遭到國際社會孤立,但是對於將産生的大部分電力輸送到中國等被認為偏向中國的合約內容,緬甸居民的反對聲十分強烈,2011年吳登盛總統於9月以破壞環境為由,表明在其5年任期內凍結該項目。此次案件象徵著緬甸對華外交方針發生轉變。
今年3月,翁山蘇姬領導的新政權上台後,中國發起反攻。4月訪問緬甸的中國外長王毅要求翁山蘇姬重啟密松水電站項目。翁山蘇姬並未直接給出答覆,不過6月中國大使洪亮訪問密松,與地方政府高層直接談判,持續對緬甸施加壓力。翁山蘇姬在訪問北京前,緬甸國內瀰漫著「翁山蘇姬在北京可能被施加近乎恫嚇的巨大壓力」空氣。
但是,真實情況是這種擔憂完全是杞人憂天。在與李克強總理的會談中,雖然談到了密松水電站項目,不過翁山蘇姬僅僅表示「希望想出對兩國都好的最佳解決方案」,中國方面也沒有要求翁山蘇姬進一步作出承諾。反而是中國對提供經濟援助顯示出積極的姿態。19日亞投行(AIIB)行長金立群與翁山蘇姬舉行會談,提出將對緬甸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援。華為技術、中興通訊(ZTE)、國家電力投資集團(SPIC)以及中國北方工業(NORINCO)等企業的高層接待了與翁山蘇姬隨行的經濟部門官員,表達了對緬甸投資的意願。
![]() |
密松水電站的預選地(克欽邦) |
雖然密松水電站項目被凍結顯示出對緬甸投資的風險,但是中國對緬甸投資的熱情並未減弱。圍繞南海問題,中國與菲律賓和越南的關係趨於緊張,與東盟(ASEAN)的距離出現擴大,在此背景下,對於相當於印度洋出口的緬甸,中國無論如何都希望保持本國對緬甸的影響力。中國對翁山蘇姬超乎尋常的盛情款待,也可以理解為恰好透露出這種焦慮感。
印度在中國搶先進入的地區打入楔子
從給予熱烈歡迎的中國回到緬甸的次日,即8月22日,與印度的溝通拉開序幕。翁山蘇姬在首都奈比多,與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吉舉行了會談。
原本曾構成同一個英屬印度帝國的兩國長期保持密切關係,但在緬甸軍政府上台後的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印度納拉辛哈•拉奧政權支援翁山蘇姬的民主化運動,結果兩國關係陷入冷卻。自2000年代起,作為屬於國內最落後地區的印度東北7個邦發展的起爆劑,印度政府開始重視與緬甸的邊境貿易,隨後情況為之一變。2010年,當時的軍政府首腦丹瑞(Than Shwe)大將訪問了印度,與時任總理辛格舉行了會談,兩國關係再次得到強化。
![]() |
緬甸新政權上台以後,印度方面希望儘早與翁山蘇姬舉行會談,翁山蘇姬同意在訪華之後這個時機與斯瓦拉吉外長舉行會談並非偶然。此舉透露出精明的算計,通過向海內外凸顯與印度的緊密關係,避免過度倒向中國,同時試圖從印度獲得更多利益。
巧妙耍弄中國和印度的翁山蘇姬外交的好例子是西部若開邦的開發。除了漁業以外沒有像樣産業的該邦長期以來是緬甸的最貧困地區之一。在這裡,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建設了連接中國內陸地區與該邦的總長度2400公里的管線,2015年1月開通。此外,在作為管線起點的皎漂港周邊,中信集團(CITIC)正規劃開發以重工業為主體的大規模工業園區。對於進行鉅額投資的中國來説,無疑認為此地屬於自身的「勢力範圍」,但就在這樣的地方,今年7月印度有了動作。
參加在寮國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ARF)的印度外交國務部長V•K•辛格透露了在與皎漂近在咫尺的實兌(Sittwe)開發經濟特區的構想。
實兌是一座港口城市,位於發源於印度東北、最後流入印度洋的加叻丹河(Kaladan River)河口。自2008年以後,借助印度政府的資金支援,港口建設得以啟動,是印度影響力巨大的地點。若開邦近年來混亂加劇,例如屬於穆斯林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和多數派佛教徒的宗教對立日趨激化。中國主導的開發正在推進,但面對以石油化學為主體的現狀,居民強烈擔憂環境遭到破壞,部分地區出現了反對運動。
![]() |
印度希望建立經濟特區的緬甸西部若開邦實兌 |
如果這裡出現由印度開發的特區,對於中國將構成巨大威脅。將不再是中國的絕對的勢力範圍,將促使中國與印度展開新的投資競爭。此外,推進不依賴於任何一方的經濟開發也成為可能。在翁山蘇姬與斯瓦拉吉外長舉行會談時,為了促進印度與緬甸的邊境貿易,除了推進包括經由若開邦的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被認為就實兌的經濟特區開發進行了磋商。在之後的8月26日,印度外交部宣佈翁山蘇姬將在10月訪印。
曾利用日英對立保持獨立
位於中國與印度交點處的緬甸直到1948年獨立之前,由華裔控制商業資本,印度裔控制金融資本。以農民為中心的緬甸人處於從屬地位。在獨立後,對於緬甸來説,如何減少相鄰兩個大國的影響、維護主權,是安全保障方面的最大課題。包括以軍方為主體的社會主義政權時代,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人控制之所以能夠延續,也是由於為對抗中印的威脅而需要軍政府的主張在國民之間具有一定的説服力。
軍政府時代的緬甸走上了通過進入強大的中國羽翼之下來達成安全保障的道路,而吳登盛前政權則選擇了通過改善與歐盟各國的關係來抗衡中國壓力的全方位外交。此外,翁山蘇姬自上台執政以來。提倡不結盟和中立外交的重要性,表面看來繼承了吳登盛政權的路線,但向前邁出了一步,顯示出在2個陣營之間巧妙週旋,從雙方獲得更多利益的高度戰略。
翁山蘇姬的父親、作為「建國之父」受到緬甸民眾尊敬的翁山將軍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接近當時競相提高對緬甸影響力的日本和英國雙方,通過巧妙利用兩國的對立關係,實現了艱難的獨立。翁山蘇姬是亞洲民主化運動的標誌,一直被視為理想主義者,但從其擺布中印兩個大國的情況來看,令人感到具備繼承自父的現實主義的、冷靜而透徹的政治家的可怕之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 仰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